这首诗描绘了湘江边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感悟。首句“墟烟何处起”以墟烟升起的场景开篇,暗示了渔村或山野的清晨景象。接着,“渡口已樵歌”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生活的恬静,樵夫的歌声在渡口回荡,显得悠然自得。
“空外篙音发”写的是竹篙划水的声音,从空中传来,显得空灵而遥远,展现了江面的开阔和舟行的动态美。“睛滩柏叶过”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晴天里柏叶随水流漂过的画面,富有画面感,也寓含时光流逝之意。
诗人通过“生平还草屦”表达自己一生简朴的生活态度,穿着草鞋,心境淡泊。“世事尽藤蓑”则反映出他对世间纷扰的超脱,用藤编的蓑衣来抵挡风雨,象征着对人世浮沉的看淡。
最后两句“惭愧元真子,清时畏绿波”,诗人以“元真子”自比,元真子是道教中的仙人,这里暗指自己向往清静无为的生活。他感叹,在这个清平之世,却仍然对江上的碧波有所畏惧,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忧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湘江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