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游三山大悲诸刹

经秋懒出门,一日遍诸寺。

野衲颇逢迎,精蓝工位置。

情随陟境改,气觉与时异。

山茶开覆檐,海棠红照地。

无泉不琮琤,有石皆诡秘。

客先吾每缓,此取彼或弃。

偶因煮茶留,略等逢场戏。

如行山阴道,如读《洛阳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清代赵怀玉的《历游三山大悲诸刹》描绘了诗人深秋时节游历寺庙的闲适与感悟。首句“经秋懒出门”表达了诗人对秋意的沉醉和对静谧生活的偏好,而“一日遍诸寺”则展示了他游览的广度和专注。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僧侣的热情接待(“野衲颇逢迎”)和寺庙的布局之美(“精蓝工位置”),反映出他对佛教文化的亲近。

随着游历的深入,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也随之变化(“情随陟境改,气觉与时异”),山中的景色如山茶覆檐、海棠照地,清新宜人。泉水潺潺(“无泉不琮琤”)、奇石异态(“有石皆诡秘”),都让人心生赞叹。在游览过程中,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节奏与他人不同(“客先吾每缓,此取彼或弃”),但偶尔的停留煮茶,也如同在享受一段随性的生活戏剧(“略等逢场戏”)。

最后两句“如行山阴道,如读《洛阳记》”,以比喻手法总结全诗,将游历比作行走在风景如画的山阴道上,或阅读充满历史韵味的《洛阳记》,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对这次游历的愉悦感受和深刻体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31)

赵怀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夏后二日伍尧侍讲招游极乐诸寺饭万泉庄复过圣化寺小憩而归即次原韵(其一)

郊行西复西,弥望山色秀。

新霁酿薄阴,朝晖出未透。

良朋颇契阔,是日各奔凑。

花事盛精蓝,茶烟飏清昼。

聊追方外游,藉洗胸次陋。

世网苦羁绁,私心殊剌谬。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立夏后二日伍尧侍讲招游极乐诸寺饭万泉庄复过圣化寺小憩而归即次原韵(其二)

侍讲扶大雅,所集皆名人。

哺啜亦风流,周旋多率真。

且为偷闲客,谁证不坏身。

惊心斗转已,瞥眼参与辰。

谷风飘习习,池水生粼粼。

韶华去未久,伤别兼伤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立夏后二日伍尧侍讲招游极乐诸寺饭万泉庄复过圣化寺小憩而归即次原韵(其三)

言访丹棱沜,车停似舟泊。

安得渔钓终,尽解情爱缚。

聚谈互出奇,有酒独亦乐。

藤阴绿渐浓,楸花红不落。

名泉二十八,一一费疏凿。

傥许遂重游,宁辞趁双脚。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立夏后二日伍尧侍讲招游极乐诸寺饭万泉庄复过圣化寺小憩而归即次原韵(其四)

圣化接万泉,清净隔尘土。

天风飒然来,云黑势欲雨。

长河波浪阔,绝巘松杉舞。

已收台池胜,遂以原野补。

客懒或未从,境幽当远取。

惟嫌文字习,面壁愧初祖。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