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雷阳有感二首(其二)

馀生幸尔脱垂涎,鸡肋安能拒老拳。

万里得归辞瘴海,三年奔命厌征轩。

采薇散发嵇中散,开灶烧丹葛稚川。

此去山林如脱兔,这回且结好因缘。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初发雷阳有感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从官场退隐,回归自然生活的感慨与决心。

首句“馀生幸尔脱垂涎,鸡肋安能拒老拳。”以形象的比喻,描述了诗人对过往官场生涯的解脱与释然。将官场比作“垂涎”的诱惑,而“鸡肋”则象征着无足轻重的职位,诗人用“老拳”来表达对这些束缚的反抗与摆脱的决心。

接着,“万里得归辞瘴海,三年奔命厌征轩。”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官场,远离瘴气弥漫之地,结束了三年奔波劳碌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采薇散发嵇中散,开灶烧丹葛稚川。”这里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嵇康和葛洪。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提到“采薇”,象征隐居生活;葛洪则是道教炼丹的代表人物,这里借指诗人追求精神上的修炼与超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向往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升华。

最后,“此去山林如脱兔,这回且结好因缘。”诗人以“脱兔”比喻自己如同逃脱束缚的野兔,自由地奔向山林。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期待,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结下美好的缘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从官场退隐,回归自然生活的决心与憧憬,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琮师送至城月驿戏成两绝句以答其意(其一)

衲子来参去不辞,何劳飞锡远相追。

赠师银布牢收取,便是金襕付嘱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琮师送至城月驿戏成两绝句以答其意(其二)

好住湖岩摄此心,有缘终会有知音。

梁溪老去孤峰顶,月白风清难更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立春日龙化道中得家问诸季已挈家渡浙江如剑川又闻江西颇有群盗啸聚遂决意由五羊趋循惠潮阳假道闽中以归偶成三篇时十二月十九日(其一)

东君又换一年春,迎我来从瘴海滨。

已觉山川有佳气,更询道路得通津。

欲寻勾漏丹砂令,与访罗浮紫府人。

清梦相符缘契合,便须脱屣谢埃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立春日龙化道中得家问诸季已挈家渡浙江如剑川又闻江西颇有群盗啸聚遂决意由五羊趋循惠潮阳假道闽中以归偶成三篇时十二月十九日(其二)

远信来时岭峤春,浮家已在浙江滨。

更传赣水方虞寇,须向闽山与问津。

万里归来寻乐土,千岩好去作閒人。

干戈未息中原暗,怅望关河胡马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