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永安禅院期超无

清朝不见小弥天,竹坞炊茶过午烟。

解是雨花新浴佛,诸天谁供洗儿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朝时期的一幅静谧画面,诗人汤显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永安禅院的日常生活。首句“清朝不见小弥天”暗示了禅院的清幽与宁静,没有世俗的喧嚣,连小孩子都少见,"小弥天"可能指的是孩童的身影。次句“竹坞炊茶过午烟”则描绘出僧人们在竹林环绕的小屋中烹煮午茶,升腾的炊烟缭绕,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禅意的氛围。

第三句“解是雨花新浴佛”,“雨花”通常指佛教故事中的雨花台,这里借指禅院内的佛事活动,可能是刚举行过为佛像沐浴的仪式,象征着洗涤尘垢与心灵的净化。最后一句“诸天谁供洗儿钱”巧妙地将佛教的供养与世俗的习俗——为新生儿洗三仪式相结合,询问在这样的神圣之地,又有谁能提供如同民间习俗般的“洗儿钱”来供奉佛祖,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日常细节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永安禅院的独特风貌,以及诗人对佛家生活的思考和对世俗生活的微妙联想。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问李生至清

麻姑山水蔚蓝天,醉墨横飞倚少年。

却被倒城人笑煞,太平桥畔野僧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虞山别受之短歌

幽期不为春风殢,十里桃花千里泪。

无计饥寒欲卖天,有时肮脏能翻地。

交知半穷亦半老,呼鹰走马恨不蚤。

是处离魂殉绿波,十年姓氏萎青草。

越人病吟楚人泣,长歌歌罢谋长别。

才子心花笔下生,旅人愁蕊灯头结。

悲风噫云云化鬼,秬帘欲啮词人纸。

青眼高歌能送予,眼中临川与吾子。

形式: 古风

别唐君俞

别是人间催老物,穷为我辈绝交方。

相思最苦长安月,不照离人夜半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画寄邹公履

一带云山如梦里,片帆别处不分明。

伤心只说寒塘柳,泣雨啼烟送我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