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阑莺亦懒,不语似含情。
何言百啭舌,唯馀一两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含蓄而不露的感情状态。"花阑莺亦懒," 这一句通过鲜明的意象传达了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内心的情感是淡淡的、不易觉察的。"不语似含情" 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觉,它如同不言之声,充满了情意却又难以表达。
"何言百啭舌,唯馀一两声。"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外界可能有诸多喧嚣,但在诗人的心中,只有那寥寥几声是真正触动心弦的。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周围喧嚣的超然态度,以及他对内心真实感受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花与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表达。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描写,更是一种深邃情感的抒发,是内心世界的微妙展现。
不详
: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雨绝苍苔地,月斜青草阶。
蛩鸣谁不怨,况是正离怀。
敢竞桃李色,自呈刀尺功。
蝶犹迷剪翠,人岂辨裁红。
不堪旅宿棣花馆,况有离群鸿雁声。
一点秋灯残影下,不知寒梦几回惊。
游丝何所似,应最似春心。
一向风前乱,千条不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