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其四)

疏筠易秋威,冉冉受风雨。

芙蕖抱枯香,赪颜羞不遇。

草木自衰荣,岁月谁寒暑。

老人岸乌纱,清坐阅今古。

形式: 古风

翻译

稀疏的竹子容易感受到秋天的威力,渐渐地承受着风雨的洗礼。
荷花虽然凋零但仍保留着枯萎的香气,红颜如它般因不得志而羞涩。
草木有自身的兴衰规律,岁月无情地交替寒暑。
老者戴着黑色的乌纱帽,静静地坐着,阅尽古今变迁。

注释

疏筠:稀疏的竹子。
秋威:秋天的威力。
芙蕖:荷花。
赪颜:红颜,此处指荷花。
寒暑:寒来暑往。
岸乌纱:岸上的乌纱帽,古代官员的服饰。
清坐:静静地坐着。
阅今古:阅尽古今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疏筠易秋威”一句,"筠"指的是竹子,秋天到了,竹林变得疏朗,显现出一种萧瑟之意。"冉冉受风雨"则形象地描绘了连绵不断的秋风和细雨,这种景象常常给人以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芙蕖抱枯香”、“赪颜羞不遇”,芙蕖是一种花草,枯香暗示着花朵已经凋零,而赪颜(即红色)羞不遇,则是说花朵本应绽放却未能如愿,表现了一种失落和遗憾。

“草木自衰荣”、“岁月谁寒暑”两句,诗人通过草木的凋零来感慨时间的流逝,无论春夏秋冬,自然界都在不停地变化,而岁月则如同无情的旁观者,不问寒暑。

最后,“老人岸乌纱”、“清坐阅今古”,诗中提到的“老人”可能是诗人自指,也可能是泛指年龄较大的人。他们静坐在河岸边,头发如乌鸦般黑,手捧卷轴,沉浸于对过去和现在的阅读之中。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萧瑟的景象,以及自然界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代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超脱于世俗之外,通过阅读古籍来寻求心灵的安宁。

收录诗词(137)

李若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其六)

风细云动鳞,雨馀山弄姿。

渊明短篱下,渐觉秋芳萎。

岁华任自老,酒杯亦须持。

种种愧古人,此段差可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公实兄赴省试

吾君迈周王,于今盛文化。

学郎纷万辈,战艺双阙下。

公乎笔如椽,风雨供飞洒。

燕楚何足吞,此行定应霸。

三世守墨庄,一朝腾纸价。

况值求贤秋,宣室政延贾。

轻云飞陇头,车轮去如马。

快哉上林春,杯酒须勤把。

形式: 古风

送李志全还乡

半竿晓日明柳梢,飞沙眯眼东风豪。

之子北归颜色好,黄纸写敕蓝染袍。

只轮轧轧鸣长路,回首高冈隔烟雾。

自怜不及路旁草,却解送君君到处。

形式: 古风

送唐彦英

一鞭行色黄榆路,望断遥天垂地处。

呜呜流水如有情,泻我离愁向东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