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山隐约雾中看,黄叶萧疏夕照残。
唤得渔舟来借渡,隔江人影在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日山水画卷。首句“青山隐约雾中看”,以雾气缭绕的青山起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远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次句“黄叶萧疏夕照残”,则将视角转向了地面上,黄叶稀疏地铺满了地面,夕阳的余晖洒在上面,显得格外凄美,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唤得渔舟来借渡”一句,诗人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呼唤渔船,将画面从静态转为动态,增加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引出了下文的对话或情境。最后,“隔江人影在阑干”以“人影”与“阑干”相对,不仅描绘了人物的活动,还通过“隔江”二字,强化了空间感和距离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情境安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不详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清霜十月未沾衣,碧树高低满翠微。
欲问峰头双剑石,旧时黄鹤傍谁飞。
贺监风流今已希,鉴湖流水尚光辉。
洪都不道山川别,也有楼台送夕晖。
溪前山色碧嵯峨,杨柳阴中古巷多。
最是村居堪佚老,月明谁为听渔歌。
十里平林晓望中,故家乔木远含风。
人间绿野寻常见,何事惟传裴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