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治体清明已久成,世途攲侧未全平。

憸人仗势千钧重,直士无媒一缕轻。

忍视凿墉高外观,更嗟画饼窃虚名。

山林岂是多扃鐍,自为区区志欲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感事》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联“治体清明已久成,世途攲侧未全平”,开篇即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治体的清明象征着理想的社会治理状态,然而在实际的世途中,却未能达到完全的公正与和谐,暗示了社会中仍存在不公与偏斜的现象。

颔联“憸人仗势千钧重,直士无媒一缕轻”进一步描绘了社会中的两极分化。憸人(奸邪之人)凭借权势,其影响力如同千钧之力,而正直之士虽有良知与正义,却因缺乏助力而显得微不足道。这一对比强烈地突出了社会正义与权力之间的冲突。

颈联“忍视凿墉高外观,更嗟画饼窃虚名”则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凿墉(挖墙)比喻揭露真相,但即使如此,外界也难以看到真相的全貌;画饼(画出的饼)象征虚假的荣誉或成就,讽刺了一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虚名,却并未付出应有的努力或贡献。

尾联“山林岂是多扃鐍,自为区区志欲行”以山林为喻,指出真正的避世并非因为门扉紧闭,而是个人内心的追求与行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追求正义与理想的人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追求与坚持正义的不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正义与权力、个人追求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个人道德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鲁成之兄弟见谢

新文来复数,旧观顿然还。

愿助群锋锐,那惭砥石顽。

辞豪虽欲抑,理属不容删。

废懒幡多愧,衰迟近学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迎亲来毕幼妹之嫁久雨稽阻思望而作一首

江南二月尚春寒,千里安舆冒险艰。

远想长岐同积雨,不知今日过何山。

出迎应喜诸孙慧,奉寿须惊两鬓班。

从此莫轻离膝下,茹蔬坚乞侍高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董公肃都官被命倅南海以当分符之寄南归道中贶书因以诗为寄一首

痟中邂逅饮寒冰,未及公书慰鄙情。

脂辖近离双凤阙,拜恩新倅五羊城。

旌旗晓过山川秀,笳鼓春归里落荣。

诗社荒凉怀旧将,不知何日可寻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答鲁成之兄弟以诗惠牡丹

品冠名园盖物尤,主人分惠若为酬。

摘兼残雨妖娆甚,将以新诗意义优。

几树天香盈翠笼,一栏春色想鸿沟。

满头恣插成狂醉,为恐花神恨暗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