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及陕郊先寄孙状元

宦途漂荡似浮萍,又到棠阴邵伯城。

亲老转添衰鬓白,妻儿犹免智囊生。

状元馆谷如无倦,副使量移岂系程。

吾道不拘官冷暖,唯君应合出郊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仕途生涯像浮萍般漂泊不定,我又来到了邵伯城的棠阴。
亲人年迈让我更加显得头发斑白,妻子儿女还能保持智慧未减。
若状元馆的待遇如同不懈怠的谷物,副使的调动怎能仅凭路程决定。
我的道路不拘泥于官场的冷暖,只有你才应该出城迎接。

注释

宦途:仕途生涯。
似:像。
浮萍:比喻没有固定处所,随波逐流。
又:再次。
邵伯城:地名。
亲老:亲人年迈。
衰鬓白:头发斑白,形容衰老。
智囊生:保持智慧。
状元馆:古代官员的住所或学习之地。
如:如果。
无倦:不懈怠。
副使:官职名称。
量移:古代官员因罪调任他处。
岂:怎能。
系:关联。
吾道:我所坚守的原则。
不拘:不受限制。
官冷暖:官场的冷暖变迁。
唯:只有。
君:你。
出郊迎:出城迎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飘泊宦海、漂流他乡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亲情和事业的深切感慨。开篇“宦途漂荡似浮萍”生动地比喻了官场如同无根之物随波逐流,“又到棠阴邵伯城”则显示了诗人不断往复的旅程。

“亲老转添衰鬓白,妻儿犹免智囊生。”这里表达了对年迈父母和尚在襁褓中的子女深切的思念和担忧。诗人通过“衰鬓”和“智囊”的描写,传达出对家庭的牵挂以及生活的不易。

“状元馆谷如无倦,副使量移岂系程。”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的官场历练和职责所在。尽管身为状元、副使,但诗人并未因官位而感到疲惫或满足,而是保持着不断前行的态度。

“吾道不拘官冷暖,唯君应合出郊迎。”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理想和信念的坚守,以及对朋友的期待和珍视。这里的“我道”指的是诗人的个人志向和生活准则,而“唯君”则是对收信者的深情呼唤,希望对方能理解并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坚定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将巡堤堰先寄高邮蒋知军

二十年前在濮阳,宾筵留我共飞觞。

当时进士衣如雪,今日郎官鬓有霜。

吏役可堪巡堰埭,军城犹喜接封疆。

能来界首相期否,堤上依依柳渐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将赴单州和韦度支相送之什次韵

就养求官动圣知,专城犹得近王畿。

乡人竟指曾题柱,丘嫂应惭不下机。

西掖罢批天子诏,北堂荣著老莱衣。

邻封唱和如多暇,三载须成一集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日官舍偶题

薄宦苦流离,壮年心已衰。

莺花愁不觉,风雨病先知。

晓月晃竹屋,寒苔叠槿篱。

无人慰幽寂,庭柳自低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登楼

红桃飞尽绿杨深,独倚危楼半日吟。

六里山川多逐客,贰车官职是笼禽。

蓬沾残雪经秋鬓,葵隔浮云向日心。

身世荣衰不能算,且倾村酒沃愁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