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五首(其五)

春光冉冉归何处,细雨斜风作夜寒。

犹有数葩红好处,老年花似雾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春天的温暖渐渐消失,夜晚细雨斜风带来阵阵凉意。
仍有几朵红花鲜艳绽放,但对老年人来说,它们就像雾中的景象模糊不清。

注释

春光:春天的温暖。
冉冉:渐渐。
归:消失。
何处:哪里。
细雨:夜晚的小雨。
斜风:斜吹的风。
作:带来。
夜寒:夜晚的凉意。
犹有:仍有。
数葩:几朵。
红好处:鲜艳的红花。
老年:老年人。
花似:像。
雾中看:在雾中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思想情操和艺术风格。从诗的内容来看,王安石通过春光、细雨斜风这些自然景象,抒写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老年花色的感慨。

首句“春光冉冉归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光彩流逝不再的无奈与惆怅。春光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也常常被用来比喻青春时光的消逝和岁月的流转。

“细雨斜风作夜寒”则描绘了一个微冷的春夜场景,细雨和斜风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这里的“夜寒”不仅指气温的降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

接下来的两句“犹有数葩红好处,老年花似雾中看”是对春天景色的进一步描写。在这个季节,虽然大部分花朵已经凋谢,但仍有一些顽强绽放的花朵保持着它们的红色,这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让诗人感到欣慰。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这些鲜活的花朵上,而是通过“老年花似雾中看”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岁月流逝和个人生命如同春天中的花朵一样脆弱易逝的感慨。这里的“老年花”可能指的是晚开的花,也象征着诗人自己步入老年的境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光、细雨斜风以及老年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和时光流转的感悟,以及面对自然界变化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即事五首(其四)

遮莫邻鸡下五更,愿为闲客此闲行。

欲知前面花多少,颠倒青苔落绛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即事五首(其三)

幽栖地僻经过少,钟梵声中掩竹门。

唯有多情枝上雪,暗香浮动月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即事五首(其二)

一树笼松玉刻成,游蜂多思正经营。

攀枝弄雪时回顾,还绕樱桃树下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即事五首(其一)

渐老逢春能几回,蓬门今始为君开。

莫嫌野外无供给,更向花前把一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