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城喧社鼓,游冶属芳晨。
陌上探丸骑,林中射雉人。
年光浮绮吹,日气抱红尘。
马首多春色,还怜旅鬓新。
这首明代诗人茅坤的《首春次安肃》描绘了春天山城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游乐活动。首句“山城喧社鼓”以鼓声渲染出节日或庆典的气氛,山城中的生活气息浓厚。接下来,“游冶属芳晨”点明了人们在明媚的早晨出游寻乐,体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陌上探丸骑,林中射雉人”通过“探丸”和“射雉”的细节,展现了当时人们参与户外游戏的场景,富有民俗风情。春光如绮,日气温暖,阳光照耀下的红尘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力,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美好。
最后一句“马首多春色,还怜旅鬓新”,诗人以马儿欣赏春色的形象,寓言自己也在品味这初春的景色,同时感叹旅居他乡的自己鬓发新生,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
不详
藏书家。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行县淹朝雨,盘山转路迟。
溪声连壑起,云气并峰移。
候鸟催耕急,梯田贴石危。
农官方在野,端为有年期。
野泊斜阳近,江村乱水明。
帆樯千客语,凫雁一群轻。
冻啮寒沙浅,风离古烧平。
昔年淮上月,犹自照韩城。
南朝王气昔分明,盛业千年始作京。
春树久迷江总宅,寒江长傍秣陵城。
三山落日明秋练,六苑轻风动早莺。
闻说高皇初驻跸,阅江麾盖定专征。
久别乌程令,经秋思转微。
林光暮烟发,菊气早寒归。
出县看山近,开衙报客稀。
还将萧瑟意,遥逐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