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肥遁云山寄一椽,门临留水绿杨边。
牵茆补屋刚容膝,插棘编篱未及肩。
位置笔床横放榻,经营茶灶曲通泉。
羡君清福能消受,应是前生结静缘。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云山之间,以简陋居所为伴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首句“肥遁云山寄一椽”,开篇即点明了隐士远离尘嚣,遁入云山深处,仅以一间小屋为栖身之所的超然姿态。接着,“门临留水绿杨边”一句,以生动的景物描写,勾勒出隐士居所旁流水潺潺、绿杨依依的清新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氛围。
“牵茆补屋刚容膝,插棘编篱未及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居住条件的简朴,以及其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茅草修补屋顶,荆棘编织篱笆,虽非富丽堂皇,却也自有一番自然之趣。而“位置笔床横放榻,经营茶灶曲通泉”则展示了隐士在简陋生活中仍不忘文墨之乐和品茗之趣,将笔床置于适当位置,茶灶巧妙地连接着泉水,生活虽简,却也充满诗意。
最后,“羡君清福能消受,应是前生结静缘”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羡慕之情,认为其能够享受如此清静福气,必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全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也传达了对简朴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之情。
不详
记来时,忆归时。不语凭栏撚柳丝。无人春昼迟。
寄欢诗,和侬词。总是相思两字儿。休教鹦鹉知。
红药开残惊绿暗,斗茶深院清幽。
呢喃双燕语风柔。蝶酣人困,慵自整薰篝。
宿醉未消香梦醒,倚栏闲看梳头。
一帘梅雨似新秋。菱花影里,斟酌远山愁。
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唱彻吴歌。
隔浦渔灯隐芰荷。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
凉月无多。掩映低篷几点螺。
世路浮云耳。再休提、家园寥落,炎凉如此。
五载南冠魂欲断,醉酒耽诗而已。
曾未减、晋人风味。
赢得邹阳豪气在,写丹青、聊作生涯计。
骊唱咽,寒飙起。一鞭斜日枫林里。
吊兴亡、秦川绣岭,尽供游戏。
更喜有妻甘共隐,不洒平常别泪。
好相慰、羊肠迢递。
何处邮亭堪系马,续香眉、高价长安市。
君去也,名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