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本禅人求赞

一千七百痴衲子,围绕这个无明叟。

细腻浑没一星儿,粗糙却有七八斗。

未尝寂寂入禅定,终日波波廊下走。

为人巴鼻亦好笑,更不容人谩开口。

盲枷瞎棒当慈悲,是与不是劈脊娄。

如斯主法作宗师,枉续牟尼子孙后。

本禅千万莫学伊,学伊和尔不唧溜。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悟本禅人求赞》,通过对悟本禅人的描绘,揭示了他的修行特点和风格。诗中以“一千七百痴衲子”形容他的追随者众多,而“无明叟”则暗指其禅修尚未达到彻悟的状态。禅师形象被刻画为“细腻浑没一星儿”,意指他修行深入但不显于外,而“粗糙却有七八斗”则暗示其内在智慧丰富。

“未尝寂寂入禅定,终日波波廊下走”描述了悟本禅人并非一味静坐参禅,而是活跃于寺内,与弟子们互动交流,体现了他的活泼教学方式。“为人巴鼻亦好笑,更不容人谩开口”则讽刺他对待佛法严肃认真,不容他人随意评论。

“盲枷瞎棒当慈悲,是与不是劈脊娄”意味着他以严厉的方式引导弟子,看似无情实则出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如斯主法作宗师,枉续牟尼子孙后”批评他虽有宗师之名,但修行方法可能偏离正道,徒有牟尼(佛陀)之后辈之名。

最后两句“本禅千万莫学伊,学伊和尔不唧溜”劝诫人们不要盲目效仿悟本禅人,因为他的修行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禅修道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辛辣的讽刺和对比,既赞扬了悟本禅人的独特风格,也提出了对修行方法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阅藏后题智證庵壁

柏子拈来香满庐,蒲团静里结跏呋。

三年过眼千千卷,此际分明一字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三十六)

有佛处不得住,生铁称锤被虫蛀。

无佛处急走过,撞著嵩山破灶堕。

三十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

恁么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

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呢哒哩吽㗶吒。

形式: 偈颂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一六)

崎崎岖岖平坦坦,平坦坦处甚崎岖。

蓦地跛驴能蹴蹋,抹过追风天马驹。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一四)

三世诸佛不知有,老老大在外边走。

眼皮盖尽五须弥,大洋海里翻筋斗。

狸奴白牯却知有,瀑布不溜青山走。

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

形式: 偈颂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