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刘不已的官员在仕途上的起伏与转变。开篇“少年读书破万卷,河朔声名压诸彦”展现了他的年轻时勤奋读书,名声远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词场百战功不成,晚得青衫非所愿”转折点出现,他在文坛上虽努力多年,却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最终得到的官职并非他所期望的。
接着,“白头况有北堂亲,斗禄强须甘冗贱”描述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家中还有年迈的双亲需要照顾,为了生活不得不接受低微的职位。他被派往泰山下担任小官,“簿领区区事弓箭”,日常事务繁琐,还需处理盗贼问题,但他并未因此退缩,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要功冀赏本无心,脱去仅能逃所谴”表明他追求功名并非出于私心,而是为了逃避责罚。面对艰苦的环境和任务,他依然坚持,不畏艰难。“草枯蓬断岁将徂,结束行装抵京县”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他收拾行囊,准备前往京城。
“达官贵吏急贤材,一鹗君须预论荐”表达了京城中高层对人才的渴望,暗示刘不已有机会改变命运。“投竿舍筑去作相,邂逅风云一朝变”预示着他可能通过某种机遇实现逆袭,成为高官。
最后,“造物于人自有时,未足为君生忿怨”总结了人生的起伏是自然规律,不必因暂时的挫折而产生怨恨。整首诗以刘不已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个人在仕途上的奋斗与转变,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