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甫见赠二首(其二)

肝胆区区岂足矜,抟风宁复计鹏程。

未能名迹如山重,且固心诚似水清。

学譬治畦犹失溉,文参击缶不成声。

感君篇贶虚褒借,强抉蓁芜写鄙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通甫见赠二首(其二)》。韦骧以“和通甫见赠”为题,回应了友人的赠诗,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与真诚。

首联“肝胆区区岂足矜,抟风宁复计鹏程”,诗人以“肝胆区区”自谦,表示自己的才情微不足道,不值得夸耀。接着以“抟风”与“鹏程”作比,表达了自己虽有追求高远志向之心,但并不计较是否能与大鹏齐飞,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胸怀。

颔联“未能名迹如山重,且固心诚似水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名声与品德的看法。他承认自己未能留下如山般的功名与事迹,但强调了内心的真诚如同清澈的流水,纯净而坚定。这表明了诗人更看重内在品质而非外在成就的价值观。

颈联“学譬治畦犹失溉,文参击缶不成声”,运用比喻手法,将学习比作治理田地,即使努力耕种也可能因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将文章比作敲击瓦罐,即便用心也难以发出响亮的声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与文笔的自我反思,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尾联“感君篇贶虚褒借,强抉蓁芜写鄙情”,是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的表达。诗人承认自己并未得到真正的赞誉,只是勉强在杂乱无章的思绪中寻找情感的出口,借此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自我情感的诚实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韦骧谦逊、真诚、追求内在品质而不拘泥于外在成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我情感的诚实表达。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通甫道中先寄

神明不爽久?跧,一望旌轩旧观旋。

残腊光阴江海上,新春消息柳梅间。

倾风固喜同披雾,窃禄仍羞似抱关。

更奉诗筒先寄贶,解颐高句动苍颜。

形式: 七言律诗

和通甫同登庆和寺阁

佛宫楼阁倚云端,人世尘埃杳不干。

万里海光生目眩,半天风势切肌寒。

老僧指境依稀辨,往客题名次第看。

一奉胜游承健句,诗魔暗里为摧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潘通甫寄孙太守

五马传呼尽避骢,二车行县海壖东。

歌声被管腾新曲,酒盏垂莲学倒蓬。

回驭望仙双旆晚,戒程馀庆一帆风。

拘挛不得陪供帐,只许区区鄙句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潘通甫陈贴港道中作

飞空恨乏王乔舄,拥弊几如晏子裘。

兴利略行田际港,冒寒仍上海边楼。

草埋古迹存荒垒,云漏阳光见远洲。

不独区区祗吏役,又随轩旆作清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