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通甫见赠二首(其二)》。韦骧以“和通甫见赠”为题,回应了友人的赠诗,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与真诚。
首联“肝胆区区岂足矜,抟风宁复计鹏程”,诗人以“肝胆区区”自谦,表示自己的才情微不足道,不值得夸耀。接着以“抟风”与“鹏程”作比,表达了自己虽有追求高远志向之心,但并不计较是否能与大鹏齐飞,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胸怀。
颔联“未能名迹如山重,且固心诚似水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名声与品德的看法。他承认自己未能留下如山般的功名与事迹,但强调了内心的真诚如同清澈的流水,纯净而坚定。这表明了诗人更看重内在品质而非外在成就的价值观。
颈联“学譬治畦犹失溉,文参击缶不成声”,运用比喻手法,将学习比作治理田地,即使努力耕种也可能因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将文章比作敲击瓦罐,即便用心也难以发出响亮的声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与文笔的自我反思,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尾联“感君篇贶虚褒借,强抉蓁芜写鄙情”,是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的表达。诗人承认自己并未得到真正的赞誉,只是勉强在杂乱无章的思绪中寻找情感的出口,借此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自我情感的诚实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韦骧谦逊、真诚、追求内在品质而不拘泥于外在成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我情感的诚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