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其二)

六六沙湾小似舟,须弥大界一萍浮。

收罗日月狂澜里,零落云山古渡头。

春水涨时村散网,晓星明处客停舟。

蓬瀛不信人间路,犹认仙源是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澎湖群岛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

首联“六六沙湾小似舟,须弥大界一萍浮”以“六六”点出沙湾的细小,将整个岛屿比作漂浮在广阔大海中的一片浮萍,形象地展示了澎湖群岛的渺小与海天一色的辽阔景象。

颔联“收罗日月狂澜里,零落云山古渡头”进一步描绘了日月星辰与云山古渡的壮丽景观,狂澜中收罗着日月的光辉,古渡头则零落地散落着云山的影子,展现出自然界的宏大与时间的流转。

颈联“春水涨时村散网,晓星明处客停舟”则转向对季节与生活的描绘,春水上涨时,村庄中的渔人开始撒网捕鱼;晨星明亮时,过客们选择停泊休息。这两句既体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旅行者的暂时停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尾联“蓬瀛不信人间路,犹认仙源是梦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蓬瀛,常指传说中的仙岛,此处象征理想中的仙境。诗人似乎在说,即便不相信人间的道路能通向仙境,但心中仍坚信那是一场梦游般的仙境之旅,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澎湖群岛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

钱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竹枝词(其一)

海外偏隅窜夺频,天教归命版图新。

澎湖一战如神助,靖海军威震海滨。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二)

鹿耳开洋竞挂篷,长年把舵溯空濛。

金鸡里妈经由惯,不论东西南北风。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三)

番女妖娆善雅音,私欢猫踏递情深。

幽窗月色凉如水,每到更阑听嘴琴。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四)

客室醇醪劝酌便,香垆作盏漫留连。

树头摘得槟榔献,土物须知分外鲜。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