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王太妃挽歌

黄鹤悲歌绝,椒花清颂馀。

埃凝写邻镜,网结和扉鱼。

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

别有南陵路,幽丛临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黄色鹤哀歌声已绝,花椒花清雅颂扬余音。
尘埃凝聚映照邻家镜,蛛网交织和门扉旁鱼影。
银色蜡烛消融风中殆尽,珍珠光辉熄灭夜轮显得空虚。
另有南陵那条道路,幽深小径旁树叶稀疏相临。

注释

黄鹤:神话中的黄色仙鹤,常象征吉祥或仙人乘坐之物。
椒花:花椒的花,这里比喻清香高洁之物。
埃凝:尘埃聚集凝固。
网结:蜘蛛网结成。
风烛:风中摇曳的烛火,比喻生命脆弱或年老将尽。
珠灭:珍珠般的光辉消失。
夜轮:指夜晚,像轮子一样循环不息。
南陵:地名,这里泛指南方的一个陵墓或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江王太妃挽歌》,作者是上官仪,生活在隋末唐初之际。这是一首哀悼亡人的挽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使用丰富的意象手法来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伤。

“黄鹤悲歌绝”一句以黄鹤的悲鸣作为开篇,设置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接着“椒花清颂馀”则是通过椒花的清香来烘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感。

“埃凝写邻镜”和“网结和扉鱼”两句,分别以镜面上的细微灰尘和窗棂间缠绕的蜘蛛网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寂。这些意象都透露出一种对逝者无法挽回的哀愁。

“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则是通过蜡烛和夜空中星辰的变化,来比喻光阴的迅速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无常。这些意象都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最后,“别有南陵路,幽丛临叶疏”两句,则是通过描绘一条幽静的道路和稀疏的树木来表达一种离别后的寂寞与哀伤。这里的“南陵路”可能是指向逝者所在之地的一种象征性表示,而“幽丛临叶疏”则是在描绘一幅秋末萧瑟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整首挽歌的情感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种深沉哀悼之情,是一篇哀美兼备的挽歌佳作。

收录诗词(30)

上官仪(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 字:游韶
  • 籍贯: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
  • 生卒年:608年-665年

相关古诗词

咏画障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咏雪应诏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五言辽东侍宴山夜临秋同赋临韵应诏

奉驾凌稽阜,同御掩□岑。

肆赏乖濡足,穷览□干心。

一德光神武,万象镜冲襟。

御□辽山夕,凝麾溟海浔。

帷殿清炎气,辇道含秋阴。

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

抚躬谢仁智,泉石忝登临。

信美陪仙跸,长歌慰陆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故北平公挽歌

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

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