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好风吹雪点征衣,认得东君巧转机。
北渚燕鸿从背立,前滩鸂鶒喜双飞。
梅中有味不妨隐,莲本无心何待依。
到处江山生意满,呼尊判倒是和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春日风雪、鸟类活动和植物生长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欣赏与感悟。
“好风吹雪点征衣”,这里的“好风”指的是春天温暖宜人的风,它不仅带来了雪花般洁白的柳絮,而且还让这些“征衣”(即柳絮)随风飘扬,宛如游子归乡之衣。
“认得东君巧转机”,则是对自然界主宰——春神(东君)的赞美。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赞叹,认为春天的到来是大自然巧妙运作的结果。
接下来的“北渚燕鸿从背立,前滩鸂鶒喜双飞”,描绘的是水鸟在江河两岸活跃的景象。诗人捕捉到了燕子和鸂鶒(一种水鸟)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动姿态,不仅展现了它们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梅中有味不妨隐,莲本无心何待依”,这里诗人借梅花和荷花来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梅花之美,不需要刻意展现;莲藕(莲本)之纯净,也不必强求依附。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顺应与放松态度。
最后,“到处江山生意满,呼尊判倒是和非”,则将前面的自然美景总结为诗人内心充沛的情感和哲学思考。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精神的寄托,这种“意满”反映了他对世界的认知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象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深刻领悟。
不详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争似瑶仙捧玉觞,一堂四世聚簪裳。
閒中尊俎江山久,静里襟怀日月长。
蓂紫烂连庭桂紫,橘香浓引诰花香。
陵溪种得桃无限,乞与渔郎半核尝。
尝桃不祇似东方,三度浓熏竹院香。
眼底儿孙青琐客,镜中颜色碧琳房。
山屏绣出方壶稳,峡线拖馀翠水长。
醉问群仙休拍手,谁人翻得九霞觞。
昨夜天香两袖中,转头人日又桑蓬。
云龙风虎千年遇,圣主贤臣此际同。
翠竹西来方嫩绿,夭桃栽后未繁红。
人间正喜洪钧转,莫问天台有路通。
闻说书台百世张,燕山来数窦家郎。
含容寸念侔焚券,正直生平等发藏。
丹桂香浮森驷马,碧梧翠织引双凰。
松萝岁晚陪真喜,染得卿云烂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