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憩涧北亭

我性喜萧散,东园时独行。

高亭俯绝涧,下有流泉声。

秀木翳繁阴,朱华散微馨。

踟蹰憺忘归,夕露沾我缨。

人生忽如寄,何乃苦营营。

优游在空谷,饮水有馀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东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我性喜萧散”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接着,“东园时独行”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园中漫步的场景,一个“独”字,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

“高亭俯绝涧,下有流泉声”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氛围。高高的亭台俯瞰着深邃的山涧,下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这样的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激发了读者对自然之美的想象。

“秀木翳繁阴,朱华散微馨”则将视角转向了园中的植物,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他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踟蹰憺忘归,夕露沾我缨”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状态,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夕阳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领,才意识到日已西斜。这种忘我的体验,正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最后,“人生忽如寄,何乃苦营营”是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忙碌世俗生活的反思。他提出的问题“优游在空谷,饮水有馀情”,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宁静的山谷中悠然自得,即使生活简单,也能从中找到满足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

杨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惠宗至正初游京师,以荐入史馆为校勘。史事毕,调唐兀卫教授,历官为中书检校。朝廷遣使经略江南,辟为从事,至闽病卒

  • 字:季子
  • 籍贯:元龙兴路进贤

相关古诗词

夏日山中读书

翳翳嘉木阴,结庐三四椽。

南风五月中,日夕闻鸣蝉。

居閒复奚为,涵泳圣人言。

时于会心处,掩卷自欣然。

形式: 古风

送传与砺广州教授三首(其一)

贫贱苦别离,君行在良辰。

去去何能留,徘徊出城闉。

浮云蔽平野,回风动飞尘。

俯仰重回顾,执手含酸辛。

夙言远结交,绸缪日相亲。

君今万里去,欲去良无因。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传与砺广州教授三首(其二)

燕马纷北驰,越鸟翩南翔。

良友不可别,嘉会焉可常。

一日为三秋,三岁悠且长。

相顾从此别,对酒不能觞。

念子难久留,愁思结中肠。

安得千里足,相与俱腾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传与砺广州教授三首(其三)

征车出都门,良友独何之。

彷徨不能别,携手欲同归。

临河解两袂,相顾各有期。

芳时不努力,岁月日夜驰。

君亮怀至宝,我独何能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