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清樽送杨长史先生南归

前有樽酒,听我浩歌。

人生功成身既退,对酒不饮当如何。

疏傅还家头未白,散尽黄金宴宾客。

陶公晚赋归去辞,醉倚东篱玩秋色。

先生早岁守名州,曳裾更向王门游。

曾分光禄黄封酿,屡泛宫筵白玉瓯。

只今脱却朝簪去,归隐云林最深处。

时同北海倒芳樽,日对南山得佳句。

衡门三径镇长开,载酒从人问字来。

兴酣高卧北窗下,清风明月共徘徊。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归隐田园的宁静画面。诗人以“前有樽酒,听我浩歌”开篇,渲染出一种豪放洒脱的氛围。接着,“人生功成身既退,对酒不饮当如何”,表达了功成名就后选择隐退的豁达态度,与饮酒不饮的矛盾情感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疏傅还家头未白,散尽黄金宴宾客”、“陶公晚赋归去辞,醉倚东篱玩秋色”两联,分别引用了汉代疏广和晋代陶渊明的典故,赞颂他们晚年归隐的高洁志趣,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历史人物在功成名就后的不同选择和生活态度。

“先生早岁守名州,曳裾更向王门游”描绘了主人公早年为官的经历,而“曾分光禄黄封酿,屡泛宫筵白玉瓯”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其曾经的荣华富贵和高雅生活。

“只今脱却朝簪去,归隐云林最深处”是全诗的高潮,直接点明了主人公放弃官场,回归自然的决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时同北海倒芳樽,日对南山得佳句”、“衡门三径镇长开,载酒从人问字来”、“兴酣高卧北窗下,清风明月共徘徊”等句,则生动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情景,既有与友人的欢聚畅饮,又有独处时的静谧思考,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赞美。

收录诗词(37)

周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叙。永乐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有《石溪文集》

  • 字:公叙
  • 号:石溪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92—1452

相关古诗词

江山远趣图为襄城伯赋

长天极浦波溶溶,岩峦秀沓青芙蓉。

生绡半幅图远趣,彷佛江山千万重。

近郭名园不知处,楼观依微出深树。

细雨孤帆岛外舟,残烟列骑花间路。

飞流百丈晴虹悬,危梁倒影丹崖巅。

樵径多逢采芝客,石林静隐看棋仙。

层层阁道云连栈,渺渺堤沙落归雁。

剑门天辟穷胜游,湘水秋高纵青盼。

我公心事非等閒,岂必娱情图画间。

意气遥淩葱岭道,声光直动燕然山。

河清海晏升平日,移镇南都今第一。

丹青好写麟阁容,颂功更有如椽笔。

形式: 古风

古剑歌为明书宗蕴赋

良工冶铸金铁英,鍊出宝剑真天成。

烨烨芙蓉比荷艳,犹如绿水涵秋清。

一从中道沈埋久,紫气犹能贯牛斗。

沈埋夜夜想飞腾,匣里时时作悲吼。

君今得此耀细微,观者拂拭光陆离。

防身震慑魑魅胆,露锷刜劘霜雪披。

自来灵物神呵护,愿子殷勤重垂顾。

莫教佩服过延津,只恐跳波化龙去。

形式: 古风

送袁钦诚

少壮辞家去,从师千里游。

雨深庐岳树,天接汉江流。

夜诵分渔火,朝吟倚客舟。

遥知重会日,春满帝王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祭酒胡先生

位望朝端重,文章海内传。

高风仪后辈,古道继先贤。

门下三千士,人间八十年。

如公保全节,此日竟谁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