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岩

探奇乍入升真洞,泛度先来觅虎溪。

劈立高岩容广厦,纡回流水称幽栖。

楼台错落通窗牖,石磴参差藉杖藜。

无数风光供骋望,更闻山鸟向林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探访虎啸岩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静谧氛围。首句“探奇乍入升真洞”以“探奇”开篇,暗示了探索未知的激动心情,随后“乍入升真洞”则引出了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接着,“泛度先来觅虎溪”一句,通过“泛度”和“觅”字,展现了诗人穿越山水、寻找隐秘之地的探险过程。

“劈立高岩容广厦,纡回流水称幽栖。”这两句描绘了虎啸岩周围环境的雄伟与幽静。高耸的岩石间容纳着宏伟的建筑,蜿蜒曲折的溪流则为这处隐居之所增添了宁静之美。接下来,“楼台错落通窗牖,石磴参差藉杖藜。”进一步展示了景致的层次感与细节之美:错落有致的楼台与窗户相连,参差不齐的石阶上,诗人或许正手持藜杖缓缓前行,与自然和谐共存。

最后,“无数风光供骋望,更闻山鸟向林啼。”这两句总结了整个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享受。无数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而远处山林中传来的鸟鸣声,则为这幅画卷添上了生动的一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充满生机。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虎啸岩的壮丽与幽静展现出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

黄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僧偈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形式: 偈颂 押[文]韵

续重阳湖山登高

为订登高约,裁笺尽日忙。

鹤鸣频倡和,驹隙易参商。

落帽晨空过,题糕愿待偿。

展期开胜会,佳话续重阳。

湖面蘋吹碧,岩腰菊吐黄。

联翩争拾级,婉娈喜成行。

迟客僧开径,窥人鸟坐墙。

微霜寒石室,疏桁静禅房。

竹籁添朝爽,茶烟飏午凉。

青精分枣饵,白堕泛萸觞。

选胜穷幽磴,探奇出上方。

解衣同磅礴,掉臂任清狂。

雁塔题摩藓,雷台屦试芒。

乘风高阁立,待月小亭望。

席布谈徐纵,歌徵兴倍长。

双声翻绛树,三叠谱霓裳。

倚笛云都遏,横琴耳更洋。

旋宫知换律,刻羽看调簧。

易水首收筑,雍门韵绕梁。

观棋猧乱局,品画客登床。

地僻尘缘隔,秋深桂子香。

鸿飞留雪爪,鳷擘壮诗肠。

砵击红裁候,珠联翠剪刚。

烟霞供吐属,天地共低昂。

竞病争䤹句,尖叉孰擅场。

百篇才重李,四杰首推王。

凤岭思陈迹,乌台演旧章。

群贤皆入室,馀子亦升堂。

罚例依金谷,摛词异醉乡。

遥峰千稿本,大块一行囊。

所慨天心异,凭谁国步匡。

采风馀板荡,论世感沧桑。

外侮交相逼,殷忧未易搪。

处裈多蚤虱,同室况蜩螗。

缺孰金瓯惜,冥如擿埴猖。

釜鱼徒泼泼,幕燕故翔翔。

薇蕨看谁采,安危在自强。

二仪催短景,一笑下崇冈。

唱晚渔歌起,吹归牧笛扬。

人声喧夕照,鸦影乱疏樟。

屐齿无前后,游踪互较量。

回头烟霭合,黛色郁苍苍。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苏州十咏(其三)洞庭山

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

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

平看月上早,远觉鸟归迟。

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其二)

吴门歉岁减繁华,萧索专城未足誇。

柳色向秋迎使馆,水声终夜救田车。

丘山在负思朝寄,毫发经心愧道家。

不似桐庐人事少,子陵台畔乐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