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门人唯诺亦寻常,彼此如何较短长。
自是旁人不曾识,指为鸣凤在朝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六)》。此诗通过描绘门人之间平等无序的情景,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门人唯诺亦寻常,彼此如何较短长。" 这两句描述的是门生(学生或弟子)之间并无尊卑之分,他们相互间不会根据外在标准去比较谁高谁低,而是平等相待,寻求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
"自是旁人不曾识,指为鸣凤在朝阳。" 这两句则表达了这样的境界对于外界来说是不为人知的,就像人们无法指认出那高飞的凤凰,只能隐约感受到它可能存在于朝阳之中。这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难以名状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门生平等相待的情形进行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一种高洁、理想的社会和谐关系的追求。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语言朴素而不失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论语》中所提倡的人伦价值观的理解和赞美。
不详
机缄固尔寓弦歌,不是知音不肯过。
夫子闻之方莞尔,未知言偃意如何。
见得分明乃谓如,分明如此尚为疏。
莫于见处留形迹,方信心斋万象虚。
虽然此影不离形,莫向形中便认真。
形影两亡都不见,当于此处认斯人。
算来只是弄精神,识破于时始悟真。
表里分明都见了,区区何必更书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