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李评文思

我心烱烱君应识,万事都慵独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华,可见无媒进无益。

势门所喜在佞豪,直语空拳无一怿。

爱君挺拔生贵家,不学庸儿醉朱碧。

两提试笔赋翰林,落落金声天上掷。

改丞殿省头不回,直把群经重研摭。

相逢怜我犹滞濡,四十金闺未通籍。

势门宜不容此身,赖有君家好投迹。

书斋延坐开新编,光焰文章追祖白。

更邀诗社同襟期,脱略形骸一疏戚。

公侯必复君勿迟,志士由来轻尺璧。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心意你应能理解,万事懒做唯有诗情深。
在京两年看尽繁华,无人引荐仕途无望。
权贵喜欢谄媚之人,直言直语空拳难讨欢。
敬佩你出身显赫却高洁,不愿像庸人沉溺于酒色。
两次提笔试才于翰林,才华出众如金声掷天边。
任职殿省毫不妥协,专心研读经典不回头。
相遇时你怜我困顿,四十岁仍未入仕途。
权贵之家容不下我,幸亏你家接纳我留连。
书斋中我们共论新篇,你的文章光照祖辈白。
邀请诗社共享诗酒,忘却俗世烦恼和忧戚。
公侯之位迟早会归你,志士从来视功名如尘土。

注释

烱烱:形容心情明亮、坚定。
慵:懒散,疲倦。
客眼:外乡人的眼光,比喻旁观者清。
无媒:没有引荐的人或机会。
佞豪:善于奉承的豪族。
挺拔:刚正不阿,有出类拔萃之意。
朱碧:红色和绿色,借指酒色。
试笔:初次尝试写作。
金声:比喻才华出众。
滞濡:困顿,不得志。
通籍:取得做官的资格。
投迹:投奔,依附。
祖白:祖先的光辉,此处指前辈的成就。
疏戚:疏远的亲戚关系,这里指世俗的亲朋关系。
志士:有高尚志向的人。
尺璧:小的珍宝,比喻微不足道的功名利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依韵和李评文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李评文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困境的同情与鼓励。首句“我心烱烱君应识”表明诗人对李评文的理解深刻,认为他的内心炽热如火。接着,诗人感慨自己在京华两年,因无人引荐而无所作为,暗示了仕途的艰难。

诗中提到“势门所喜在佞豪”,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对权势和谄媚的偏好,而李评文的正直性格并未得到认同。“爱君挺拔生贵家”赞扬其出类拔萃的品质,不同于世俗的浮夸。诗人回忆李评文在翰林院的才情,赞誉其文章如金石之声掷地有声。

“改丞殿省头不回”描绘了李评文坚持原则,不为权势所动的形象。诗人感叹自己的滞留状态,同时感激李评文接纳自己,给予书斋之谊,期待他能写出追踵前贤的文章。最后,诗人鼓励李评文不必急于求进,志士不应过于看重微小的机遇,要有坚定的信念。

整首诗以诚挚的情感,赞美了李评文的才华和品格,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和激励。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上巳会许公亭

赓吟令节最多年,禊饮春亭五侍筵。

爱客公心宽似水,催人物态急如弦。

园林烂熳惊三月,樽俎徘徊恋二天。

迹近风花飘未定,且随珠履醉金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依韵答公节

长髯踏昏鼓,诗卷置予怀。

屡读销兰炬,幽眠废竹斋。

雷陈叨契密,李杜愧名偕。

明月惊双目,清风畅百骸。

旧游今历纪,新句老逾佳。

笔力支倾岳,词源泻倒淮。

觅官犹博奕,贱赋甚优俳。

夫子心虽壮,群儿口更排。

谤讥从尔类,事业属吾侪。

他日材须用,平时照莫埋。

相期空有道,欲荐反无阶。

足跌那伤骥,角争堪笑蜗。

醉乡逃得丧,俗调外淫哇。

纵酒时遗帻,逢人或懒鞋。

閒乘太湖棹,静系洞庭涯。

梅雨开新霁,江天敛宿霾。

苦吟邀郢客,妙唱听吴娃。

顾我千忧集,陪兄一笑乖。

此行情分厚,枉道愿言谐。

策马关城远,深愁日坠崖。

形式: 排律 押[佳]韵

依韵答吴殿丞应之见寄

古人不可见,空名留竹素。

幸而并世生,千里或相去。

怀贤我何劳,蓄道公其富。

老骥伏枥鸣,使看驽骀步。

浩歌掉簪绂,思极江山趣。

西风动游袂,撇在千岩路。

贱子匹马来,邂逅一相晤。

既见豁所怀,私心愿执御。

论议攻不破,牢若金城固。

作诗遗长髯,知异众人遇。

形式: 古风

依韵答贯中见贻

鱼虾泳大海,龙困污池埋。

鸾凤气塞吭,百鸟鸣其喈。

犹吾吕夫子,短褐包壮怀。

举脚踏青云,失势寸步乖。

却视后来辈,厌己犹积柴。

否屯岂我独,升泰奚人皆。

一别春四归,聚首邈不谐。

前日忽踵门,谒与行李偕。

相迎把交臂,似合已擘钗。

于时节清明,花净无纤霾。

共引不算觞,倾泻犹长淮。

歌诗互挑战,舒惨出百骸。

愁吟惨春晖,乐咏舒寒荄。

男儿万里心,无作伏枥騧。

天王下科诏,罗俊基泰阶。

盍行取好官,一为光同侪。

形式: 古风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