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惨的画面,反映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悲苦。通过“羸妻”这一形象,诗人细腻地刻画了妻子在恶劣天气中艰难行走的情景,并且边走边哭,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同时,“偕毙不如将去鬻”的话语,揭示了在极端贫困面前,人们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将妻子卖掉以换取生存的粮食,这种境遇令人痛心。
“市价斗米值千金,一妻难籴一升谷”,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粮食价格的高昂,以及普通家庭购买基本粮食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妻子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她能换来的粮食量,这不仅是对物质匮乏的直接反映,更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深刻揭露。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底层民众生活困境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侧面。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