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牵牛花

河鼓星高,绕莓墙、几点野花开了。

不近夕阳,横斜晓风吹老。

依稀过雨长天,谁脱下柴窑新稿。杯小。

纵金盘、露浓承来些少。耐肯伴红蓼。

只深描浅画,把秋容妆好。

偷剪碧霞疑倩,七襄人巧。

佳期约略填桥,望翠軿、欲来波渺。更悄。

湿青苔、暗萤相照。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鉴赏

这首《惜秋华·牵牛花》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牵牛花在秋日里的美丽景象。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牵牛花在晨风夕阳下的姿态,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河鼓星高,绕莓墙、几点野花开了。” 开篇即以星空和莓墙为背景,点明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牵牛花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绽放,仿佛是夜空中最微小却最耀眼的星辰。

“不近夕阳,横斜晓风吹老。” 描述了牵牛花在晨风中的状态,虽未靠近夕阳,但随着晨风的吹拂,花儿似乎也显得更加成熟与坚韧。这句不仅写出了花的姿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依稀过雨长天,谁脱下柴窑新稿。”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牵牛花的生长比作经过雨水滋润后的天空,同时又以“柴窑新稿”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这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寄托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杯小。纵金盘、露浓承来些少。” 通过“杯小”与“金盘”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牵牛花在露水中的娇小与可爱。即使是在微不足道的露珠中,也能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耐肯伴红蓼。只深描浅画,把秋容妆好。” 这一句表达了牵牛花与红蓼相伴,共同装点秋天的景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间的和谐共存。

“偷剪碧霞疑倩,七襄人巧。” “碧霞”指的是碧绿的云彩,“七襄人巧”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七仙女,形容牵牛花如同仙女般巧妙地剪裁出碧绿的云霞,增添了画面的神秘与美感。

“佳期约略填桥,望翠軿、欲来波渺。” 这两句描绘了牵牛花与传说中的桥梁、翠軿(一种传说中的神兽)之间的联系,预示着美好的相遇与期待。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佳期似乎即将到来,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更悄。湿青苔、暗萤相照。” 最后,词人以“湿青苔、暗萤相照”收尾,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青苔上的露珠与暗处的萤火虫相互映照,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与活力。

整首词通过对牵牛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秋季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以及美好事物的深深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扫花游.用宋人韵

元宵过也、看春色蘼芜,澹烟平楚。湿云万缕。

又轻阴作晕,蜂儿乱舞。一夜梅花,暗落西窗似雨。

飘摇去、试问逐风,归到何处。灯事才几许。

记流水钿车,画桥争路。兰房列俎。

叹蕣华易掷,鬓丝堆素。拥断关山,知有离人独苦。

漫凭伫、听寒城、数声谯鼓。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露华.题沈凤于被园

沈郎学圃,傍罨画溪边,点染千树。

十亩绿阴,接叶交柯怜汝。

藤梢橘刺森然,饱几载、江南烟雨。

垂垂熟,来禽过时,偷眼衔去。

青蓑箬笠容与,羡种杏条桑,经济如许。

春雪未老云卿,东湖暂结幽趣。

儿子上树生狙,早摘下、翠盘无数。

秋气冷,虫声断畦静否。

形式: 词牌: 露华

满庭芳.闻雁

细草摧霜,寒风败叶,楼头一雁初鸣。

偶来嘹呖,何事恰关卿。

惆怅沙平月落,衡阳路、几点峰青。

还堪忆,江枫渔火,只影傍人明。伶俜。

山枕上,梦回酒醒,哀韵偏清。

更阶前蛩语,林外秋声。

同是一般憔悴,算只少、猿叫三更。

从今去,湘流曲折,莫近小窗横。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和人潼关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