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废寺

白社寥寥度岁华,客来犹记话分茶。

桥横山郭前溪路,树隔厨烟何处家?

官马放归门径草,野僧移去石泉花。

荒原相接多邻冢,祭扫人还噪暮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景象,通过对废弃寺院周边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深刻主题。

首联“白社寥寥度岁华,客来犹记话分茶”,开篇即以“白社”点明地点,暗示了此处的荒凉与历史的沉淀。寥寥二字,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空旷与时间的悠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访的客人还能回忆起往日与人共饮分茶的情景,既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暗含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颔联“桥横山郭前溪路,树隔厨烟何处家?”进一步展开画面,桥横溪流,山郭环绕,树木掩映间炊烟袅袅,却难觅居所,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孤独的氛围。通过对比“桥”、“山郭”、“溪路”的动态与“树”、“厨烟”、“何处家”的静态,诗人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层次感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远处的鸟鸣和近处的流水声,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颈联“官马放归门径草,野僧移去石泉花。”转而描写寺院的现状。官马被放归野外,门前小径长满了杂草,野僧搬离后,石泉边的花朵也失去了照料。这一联通过“官马”、“门径草”、“野僧”、“石泉花”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寺院的荒废与自然的侵袭,同时也暗示了人事更迭、世事无常的主题。

尾联“荒原相接多邻冢,祭扫人还噪暮鸦。”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荒原,邻近的墓冢与祭扫的人群,暮鸦的喧闹,构成了一幅凄凉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画面。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终焉的思考,也通过“暮鸦”的形象,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哀而不伤的美感。

综上所述,这首《东林废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废弃寺院的荒凉景象,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人情冷暖、生命意义等深刻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朵儿只国王之辽东

奕世名王策骏功,建分茅土镇辽东。

玉符金印传孙子,铁券丹书誓始终。

沧海断霞连虎帐,黑河飞雪暗雕弓。

莫忘圣武艰难日,四杰从容陟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宋学士晚出丽正门

暮光霞彩炫金题,绛阙高居雉堞低。

上相楼台连御苑,中郎车骑过沙堤。

皂雕孤捩凌云翮,紫雁双翻蹀雪蹄。

回首上林凉月夜,蕊珠多是凤凰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陈杏林赴潮州医学教授

三千驿路上滩船,九品医官半百年。

药市得钱添月俸,杏林收谷当公田。

北书渐觉江鸿远,南食初尝海鳄鲜。

不用越巫驱瘴疠,家家传取卫生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魏仲远宅

每忆君家好兄弟,轻舟远出践深期。

春风吹雨曹娥渡,夕照满山虞舜祠。

即问寒暄如梦寐,各言加饭慰相思。

重来应记呼灯处,夏盖山前月上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