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对菊

帘卷西风瘦,花开夜雨寒。几回愁对画栏杆。

太息天涯霜讯正漫漫。诗和陶彭泽,魂消李易安。

泪痕襟上不曾乾。祗有故园三径梦中看。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鉴赏

这首《南歌子·对菊》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对菊花,思绪万千的画面。

“帘卷西风瘦”,开篇以“西风”点明季节,秋风萧瑟,帘幕轻卷,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瘦”字不仅形容了菊花在秋风中的姿态,也暗含了诗人的身形或心境之瘦削,暗示着诗人在秋日的孤独与寂寥。

“花开夜雨寒”,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在夜雨中的景象,夜雨绵绵,花儿在寒气中绽放,既表现了菊花不畏严寒的坚韧品格,也映射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强与不屈。

“几回愁对画栏杆”,诗人多次对着画栏杆发愁,这里的“画栏杆”既是实指,也是象征,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与精神家园。通过“几回”二字,强调了诗人愁绪的频繁与深切。

“太息天涯霜讯正漫漫”,诗人叹息于远方传来的一片霜雪的消息,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更是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遥远、孤独的感慨。

“诗和陶彭泽,魂消李易安”,诗人将自己与古代文人陶渊明(字元亮,号彭泽)和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共鸣与心灵契合。

“泪痕襟上不曾乾”,诗人的眼泪在衣襟上留下了痕迹,却始终未能干涸,这不仅是对过往情感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哀伤。

“祗有故园三径梦中看”,在现实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诗人只能在梦中遥望故乡的三径,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凄凉景色时的孤独、思乡、怀旧之情,以及对古代文人的追慕与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93)

陈家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京秋.寄怀玲姊,步草窗韵

云水阔。斜阳满江树,乱红凄切。

归鸦噪晚,寒林飘叶。

负手西风独立,对芦花、十顷如雪。忆初别。

玉箫幽恨,断肠难说。病起恹恹娇怯。

叹天涯、青禽渐缺。绣幕灯初,银屏雨后,吟怀都歇。

海国秋来霜讯早,闲过茱萸时节。风铃咽。

摇碎檐前澹月。

形式: 词牌: 玉京秋

瑞鹤仙.春郊,和清真韵

指烟村雾郭。携榼去、一路芳尘漠漠。荼蘼自开落。

听鹃啼、都在斜阳林角。风摇柳弱。

念家山、犹负旧约。

且凭轩小憩,微掬玉泉,漫引清酌。

黛色苍茫日暮,夜色凄凉,渐笼孤阁。天垂野幕。

蟾宫远,谁偷药。

叹流光易谢,春归何处,情怀此际正恶。

又羌笛悠悠,吹送牧儿笑乐。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蕙兰芳引.寄蕙兰姊

滋兰树蕙,似当日、灵均幽抱。

满掬芳馨,空谷深居窈窕。

芸编共读,喜黉舍、相逢偏早。

祗故人别后,目断锦鳞青鸟。

道韫门庭,令晖才笔,更惊年少。

诵万卷琳琅,应有绣窗新稿。

落梅花、风里几回吟眺。频伫思、何日画桡人到。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

百字令.题空山觅句图

暮云天半,问何人、独立苍茫无语。

披薜萝兮■窈窕,争似燕■俦侣。

绝粒幽吟,徘徊空谷,别样好眉妩。

芳心一寸,漫添多少幽绪。

羡他饮露餐英,馨香盈袖,生小清如许。

十里山花红满眼,化作锦囊佳句。

明月悠悠,松风谡谡,莫问今和古。

神光缥缈,闲愁不到灵府。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