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静室

静中风月静中身,不见长安市上尘。

自分封侯无骨相,只应终老作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题静室》由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内心宁静的画面。

首句“静中风月静中身”,开篇即点出主题,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静谧世界。风与月,在这里不再是自然界的景象,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他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如风月般宁静平和。这里的“静中身”不仅指身体的静止,更深层地表达了心灵的沉静与超脱。

次句“不见长安市上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远离尘世的意境。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喧嚣。诗人通过“不见”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置身于一个与外界隔绝、不受世俗纷扰影响的空间之中。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述,更是对心灵状态的揭示,暗示诗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后两句“自分封侯无骨相,只应终老作闲人”,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自我认知与选择。他自谦地表示,自己没有成为封侯显贵的相貌与气质,因此只能以一种闲适的态度度过余生。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坦然接受,也蕴含着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满足。诗人似乎在说,与其追求功名利禄带来的外在荣耀,不如享受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这是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题静室》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命运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心灵的画卷,也是对传统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的体现,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题静室

饥采松苓渴饮泉,静中最喜日如年。

衣冠不接闲宾客,只向诗书接圣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与谢素庵酌酒

廿年易过似流星,对酒怜君已暮龄。

旧事凄凉半陈迹,一场春梦不堪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甲戌岁

陇头一夜雪平城,海口潮来水就冰。

百岁老人都解说,眼中从小不曾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晨兴

一宵酣睡不曾醒,忽见东窗日已明。

自笑起迟非中酒,为无人解报鸡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