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送别

江草抽心,江云弄碧,江波依旧东流。

别筵初散,行客上兰舟。

休唱阳关旧曲,青青柳、无限轻柔。

应争记,三年乐事,珠翠拥鳌头。离愁。

知几许,花梢著雨,红泪难收。

看烟火吴天,万里悠悠。

一望珠宫绛阙,蓬莱路、应在皇州。

仍回首,蜀山万点,明月满南楼。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

翻译

江边草木抽出新芽,江上的云彩变幻着碧绿,江水依然向东流淌。
宴会刚刚结束,游子登上装饰有兰花的船。
不要再唱那悲伤的《阳关三叠》,那青青的柳树,柔软得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离愁。
想必你们还记得,那过去的三年欢乐时光,我们曾佩戴华贵饰品,笑傲群雄。
离别的愁绪难以计量,花瓣上沾着雨滴,心中的泪水难以收回。
遥望吴地的天空,烟花漫天,万里长空显得悠远。
极目望去,那华丽的宫殿,如仙境般的蓬莱,应该就在皇城之中。
最后回首,只见蜀地的山峦点点,南楼上洒满了明亮的月光。

注释

江草:江边的草。
抽心:抽出新芽。
江云:江上的云。
弄碧:变幻碧绿。
别筵:告别宴席。
兰舟:装饰有兰花的船。
阳关旧曲:《阳关三叠》这样的送别曲。
珠翠:华贵饰品。
红泪:象征离别的眼泪。
难收:难以收回。
烟火吴天:吴地的烟花天空。
万里悠悠:广阔无垠。
珠宫绛阙:华丽的宫殿。
蓬莱路:通往蓬莱的路。
蜀山:四川的山。
南楼:南方的楼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之情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江草抽心,江云弄碧,江波依旧东流。" 这几句以江水为背景,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抽心"形容江草随着春风而生长,充满了生命力;"弄碧"则是江云在蓝天中轻盈地飘逸,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而"江波依旧东流",则表明尽管时间在流逝,但自然界的景象依然如故,带有一丝不变的宁静。

"别筵初散,行客上兰舟。" 这里写的是离别之时,宴席刚刚撤去,行人即将踏上装饰着香草的船只,准备启程,给人一种惆怅离别的情怀。

接下来的"休唱阳关旧曲,青青柳、无限轻柔。" 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不愿再次高声歌唱那些边塞古曲,因为眼前的青柳轻柔地摇曳,让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温柔与忧伤。

"应争记,三年乐事,珠翠拥鳌头。离愁。知几许,花梢著雨,红泪难收。" 这几句则是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三年间的快乐时光如同宝贵的珍珠环绕在思念之中。而"离愁"二字,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不舍。"花梢著雨,红泪难收"则形容了眼前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交织,一时间难以控制地流下了哀伤的泪水。

最后两句"看烟火吴天,万里悠悠。一望珠宫绛阙,蓬莱路、应在皇州。仍回首,蜀山万点,明月满南楼。" 是诗人对远方故土的眷恋之情。"看烟火吴天"中,烟火可能是指远方传来的消息或是思乡之心;"万里悠悠"则表达了对远方的无限留恋。而"一望珠宫绛阙,蓬莱路、应在皇州"中的"珠宫"和"绛阙"可能指的是仙境或美好的地方,诗人心中有所向往。最后两句,则是再次回首,那蜀山如织的繁星与南楼满屋的明月,都让人不禁思念起那遥远而又美好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离别情愫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醉落魄/一斛珠.春云

天低日暮。清商一曲行人住。著人意态如飞絮。

才泊春衫,却被风吹去。朝期暮约浑无据。

同心结尽千千缕。今宵魂梦知何处。

翠竹芭蕉,又下黄昏雨。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醉蓬莱

望长江东去,逐客西来,几逢秋杪。

江草不花,约鬓丝俱老。

朝士红萸,佳人雪藕,别后忍孤欢笑。

楚水楼台,巫山宫殿,五湖烟渺。

又是征帆,万里行去,旧恨鲈鱼,昔盟鸥鸟。

九日江南,上蓬莱仙岛。

三度刘郎,黄花醉里,问我几时来到。

寄语西风,饶他老子,莫欺乌帽。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句(其二)

留船买鱼作寒节。

形式:

句(其一)

便令巴水浓如酒,巴邑巴村醉花柳。

形式: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