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图

丰年只道牧牛好,饱卧一蓑还自怜。

碧云芳草压春陇,短笛软风低暮天。

林平忽接郑谷口,归来却度柴桑边。

风尘潦倒应惭汝,十载重荒屋后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牛图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句“丰年只道牧牛好”,开篇即点出牧牛在丰收之年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赞美。接着,“饱卧一蓑还自怜”一句,通过牧童悠闲地躺在蓑衣上的情景,展现了牧童自在、满足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自怜之情,可能是对时光流逝或生活琐碎的感慨。

“碧云芳草压春陇,短笛软风低暮天”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碧云、芳草、春陇、短笛、软风、低垂的暮天,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田园世界。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牧童生活的闲适与愉悦。

“林平忽接郑谷口,归来却度柴桑边”两句,通过地点的转换,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林平、郑谷口、柴桑边等地名的使用,既增添了地理上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牧童活动范围的广阔。这种变换不仅体现了牧童生活的自由与无拘无束,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风尘潦倒应惭汝,十载重荒屋后田”两句,情感上有了转折,从对牧童生活的赞美转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或许在对比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如意,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这里的“风尘潦倒”与前文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思考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牧牛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由、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现实处境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冼太仆之京(其一)

紫极天书照海滨,枕边惊起华山云。

遥知鹓鹭班前立,圣主三朝是老臣。

形式: 七言绝句

送冼太仆之京(其二)

广陌垂杨上苑花,依稀犹记旧韶华。

相逢京洛多冠盖,谁是前时并辔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冼太仆之京(其三)

泽国栖迟病里身,坐来江上只看云。

雁声若过衡湘表,南斗杓前是洛滨。

形式: 七言绝句

送冼太仆之京(其四)

南北江天梦独殊,迩闻朋旧半华居。

青萝潦倒堪谁问,岁晚穷愁只著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