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和熊元修苏州感兴

铜驼泪湿翠苔茵。落地花如堕玉人。

可是东君不惜春。问花神。海变桑田几度新。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作《忆王孙·和熊元修苏州感兴》由谢应芳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凋零与变迁。"铜驼泪湿翠苔茵",形象地刻画了铜驼(古代象征京城残迹)在春雨中显得凄凉,仿佛泪流满面,翠苔茵上也沾染了哀伤。"落地花如堕玉人",将花瓣比喻为坠落的玉人,既写出了花朵飘零的景象,又寓含着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可是东君不惜春",东君是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表达了词人对春光不再的惋惜,暗示春神似乎也不再眷顾人间。"问花神"一句,词人直接向花神发问,寓意对自然更迭的深深思考。

最后"海变桑田几度新",借用沧海桑田的典故,表达世事无常,人事变迁之大,引发读者对历史沧桑的共鸣。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深刻感触。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题曹德祥水居

旧家金谷园林,尽随海变桑田了。

一湾流水,一枝修竹,菟裘将老。

潇洒轩窗,波光隐映,笔床茶灶。

但溪无六逸,林无诸阮,谁相与,论怀抱。

不用沧洲洗耳,听风前、此君清啸。

黄金台上,尽教尘土,聘车争道。

鱼鸟情亲,渔樵邂逅,不时谈笑。

看古来行路难行,真个是闲居好。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

牙齿豁来久,老气尚横秋。

买得归耕黄犊,儿辈幸无愁。

相近六龙城下,只在三家村里,结屋小如舟。

倚树览山色,且免赋登楼。看官爵,都不似,醉乡侯。

里翁闲话,便同学士坐瀛洲。

寄语东吴朋友,乘兴能来滆浦,舣棹听渔讴。

无酒不须虑,解我破貂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中秋言怀

战骨缟如雪,月色惨中秋。

照我三千白发,都是乱离愁。

犹喜淞江西畔,张绪门前杨柳,堪系钓鱼舟。

有酒适清兴,何用上南楼。擐金甲,驰铁马,任封侯。

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洲。

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此曲为谁讴。

长揖二三子,烦为觅菟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代陈氏谢徐彦铭

玉杵捣灵药,丹鼎养芙蓉。

城市山林小隐,家住驿桥东。

况是南州高裔,更欲上池真液,冰雪炯心胸。

医国手初试,在处起疲癃。种阴德,方寸地,继颐翁。

活人多少,满林新植杏花红。

遮莫南山石烂,又复瀛洲不浅,都付笑谈中。

刮目看尘表,黄鹄驾天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