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即事(其一)

拂地骄鹰暗虎头,锦貂公子梦封侯。

杏花落尽田难种,布谷鸣残麦未收。

铜马讵能扶赤伏,黄州曾可号青州?

江村野哭声声苦,独赋「登楼」悔久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虔州即事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浓郁的生活气息。首句“拂地骄鹰暗虎头”以鹰喻人,暗指那些在权力和地位上傲视群雄的人物,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暗中窥视、不露锋芒的智慧。接着,“锦貂公子梦封侯”则将目光转向了贵族子弟,他们怀揣着封侯拜相的梦想,却可能只是空想一场。

“杏花落尽田难种,布谷鸣残麦未收”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农事的艰难与时间的紧迫。杏花凋零,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而田间作物尚未成熟,麦子也未收割,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种隐喻。

“铜马讵能扶赤伏,黄州曾可号青州?”这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铜马”与“赤伏”分别指向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和赤眉军,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黄州”与“青州”则是对地方官职的称谓,这里或许暗指作者对官场的复杂与不可预测性的感慨。

最后,“江村野哭声声苦,独赋「登楼」悔久留!”以江边村落的哀伤之声,形象地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长久滞留于此的后悔与反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虔州即事(其二)

吉州烽火照江干,一夜腥风江水寒。

急撤万安防皂口,早催章、贡下棉滩。

云南戍卒全营去,「龙武新军」驻马看。

独见尺书来幕府,誓将坚卧砥狂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虔州即事(其三)

南、诏诸军去不回,狼兵才费羽书催。

棉津天堑全虚设,章、贡孤城迥自开。

中丞屡下徵师檄,司马难登誓将台!

唯喜临江杨相国,亲提鹅鹳向东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虔州即事(其四)

西山麾帐迥连云,倏忽猋骑数百群。

营火依星明彻夜,角声向月惨难闻。

父书尽弃长平卒,儿戏羞称灞上军!

自笑腐儒无七略,铙歌检出背人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虔州即事(其五)

旌竿袅袅隔城东,代马临江壁已空。

赤祲满天休望气,黑云压阵更佔风。

牙旗早失刘开府,金印新悬张总戎。

此日穹庐犹遍野,殊恩漫锡守虔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