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开小有洞,日出大罗天。
三鸟随王母,双童翊子先。
何时种桃核,几度看桑田。
倏忽烟霞散,空岩骑吏旋。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超凡脱俗、追求永恒之境的愿望。
首句“云开小有洞”设定了一个神秘的开篇,云隙间露出的洞穴象征着通向仙界的入口。紧接着“日出大罗天”则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太阳从广阔的天空中升起,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三鸟随王母”、“双童翊子先”两句交织出一个仙界生活的情景。王母是道教中的女神,三鸟即是神鸟,它们跟随王母象征着与仙境的接轨。而双童则代表纯洁无暇的仙童,他们在仙界中自由翱翔,显现了诗人对纯净生命状态的向往。
“何时种桃核,几度看桑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尘世生活的留恋。桃核和桑田都是生长周期较长的事物,象征着岁月的积淀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倏忽烟霞散,空岩骑吏旋”两句则描绘了仙境之旅的即刻离去。烟霞散去,意味着仙界与尘世之间的联系再次被云雾所遮蔽;而“空岩骑吏旋”则是对诗人心中对于自由和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超越尘世、追求永恒之境的深切向往。
不详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盛名天下挹馀芳,弃置终身不拜郎。
词藻世传平子赋,园林人比郑公乡。
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
日日青松成古木,秪应来者为心伤。
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
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天仗星辰转,霜冬景气和。
树含温液润,山入缭垣多。
丞相金钱赐,平阳玉辇过。
鲁儒求一谒,无路独如何。
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
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
讵能知远近,徒见荡烟霄。
即此沧洲路,嗟君久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