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宁须较短复论长,拖白施朱亦两忘。
有羡广平能草赋,病来无绪不成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和用明梅十三绝》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不必过于计较事物的长短或外表的修饰,"拖白施朱亦两忘",意指无论事物原本如何,或是经过修饰后的样子,都应抛开成见,忘却其表面差异。接着,诗人以东汉才子蔡邕(字伯喈,别号广平)为例,赞叹他的才华,能够创作出精美的文章。然而,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因病体衰弱,情绪低落,已经没有心情和精力去构思和创作诗章了。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感慨和个人心境的流露,既有对文学艺术的敬仰,也有对自己当前状态的无奈。胡寅的诗歌风格简洁而深沉,此诗也不例外,通过对比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不详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的皪轻临宋玉墙,世间颜色尽凡妆。
病夫欲作天花观,无奈时时得暗香。
半开何惜恣追游,最怕风飘万点愁。
倘是仙山有真籍,待凭方士更迟留。
漫说琼花淮海阳,要知兰蕙不能香。
人间草木如相对,宁遣诗仙引兴长。
寒梅应不是甘棠,我辈为诗岂面墙。
便对雪霜矜节操,未妨云雨下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