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工部李侍郎给饷还朝卷

旄头焰射榆塞红,穹庐夜徙狼山东。

边头十堡九堡空,虎衔髑髅狐啸风。

箭书入奏龙改色,天兵啴啴下西北。

旌纛卷空空宇黑,冬官老臣奉丹敕。

百万刍粮纷崱屴,插羽鸣金捣河碛。

朔方血云蛇火赤,勃勒残兵走无迹。

归来谒帝甘泉宫,手执筹边书一通。

当廷不数搴旗功,呜呼老臣开济忠。

晓日沙堤散朝宴,黄金厩马辉相炫。

道傍观者谁不羡,韩公范老今重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边疆战事的紧张与激烈,以及朝廷对边防的重视和对将领的表彰。首句“旄头焰射榆塞红,穹庐夜徙狼山东”以鲜明的色彩对比,描绘了敌军的入侵与边塞的紧张气氛。接着,“边头十堡九堡空,虎衔髑髅狐啸风”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残酷与荒凉。

“箭书入奏龙改色,天兵啴啴下西北”描述了朝廷迅速调兵遣将,准备应对边疆危机的情景。“旌纛卷空空宇黑,冬官老臣奉丹敕”则展现了军队的气势与老臣的忠诚。接下来的“百万刍粮纷崱屴,插羽鸣金捣河碛”描绘了后勤补给的紧张与军事行动的紧迫。

“朔方血云蛇火赤,勃勒残兵走无迹”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敌军的溃败。“归来谒帝甘泉宫,手执筹边书一通”描绘了胜利归来的将领受到皇帝的接见与表彰。“当廷不数搴旗功,呜呼老臣开济忠”表达了对老臣忠诚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最后,“晓日沙堤散朝宴,黄金厩马辉相炫”描绘了朝堂上的庆祝场景,以及胜利归来的将领受到的尊崇。“道傍观者谁不羡,韩公范老今重见”表达了人们对这位老臣的敬仰之情,将其与历史上的名臣韩愈、范仲淹相提并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展现了明朝政府对边防的重视,以及对忠诚将领的表彰与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宁与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题李客部册为其母受敕焚黄作

峨峨陇门碑,萧萧墓田草。

春卿哭母处,泪尽秋山道。

秋山云黄日脚斜,玄堂寂寂扃土花。

祀筵俎豆杂五鼎,玉文鸾纸明江霞。

月弦张宇登岁矢,二十星霜一弹指。

欲问春卿哭母心,潺湲日夜龙溪水。

水流不复返,母去何时回。

金沙閤珠翠,碧火扬青灰。

断机壁空蛛网窣,捣衣石冷啼蛄歇。

还家何物最堪伤,白发中庭坐明月。

形式: 古风

萱花图送刘汝忠归省

萱草花,何袅袅。春风入堂背,游子在远道。

白头慈亲相对看,日暮还成被花恼。

花未落,子登堂,白头一笑千忧忘。

形式: 古风

海樵吟

海樵老翁居海岛,自言不及山樵好。

山樵伐木归作薪,隆冬满室回阳春。

海樵网得珊瑚树,灶底欲燃燃不去。

日将空腹对家人,敢向山樵论饱饫。

中兴天子元会辰,大开阊阖罗九宾。

敕使四方求宝货,海樵尚食山樵饿。

形式: 古风

牵夫谣

上水逆风牵百丈,官舸真同上天上。

后笞前咤舆皂狞,努力揽牵谁敢放。

人喜牵夫歌牵歌,不知此中哀怨多。

何日黄流变黄土,牵夫得免奔波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