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吴中先哲赠别受之孝廉七章(其六)陆尚书完朱中丞纨

桓桓陆尚书,灭贼气雄决。

矫矫朱督抚,威棱被闽浙。

人生在草莽,谁其辨英杰。

陆本落魂生,感触念空热。

朱也遘家难,伶仃茹荼蘖。

一遭毅皇宠,淮海荡流贼。

故乡开制府,熊貔亘阡陌。

一受世庙简,往静海夷窟。

两省兼镇巡,一切从军法。

齐刘跳兖豫,中原日流血。

番舶薮权贵,根株两盘结。

黠者多观望,鄙夫共推掣。

二公身任之,誓斩朝家孽。

当时狼山上,丰碑势嵽嵲。

至今闽海头,清夜鬼淅沥。

骄矜与峭深,繇来豪隽色。

一朝壮心遂,遑念他人觖。

丹书不议劳,青史有余责。

所以朝廷上,人人避疆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赞扬了明朝两位杰出官员陆尚书和朱中丞,他们以英勇果断的气概平定贼乱,分别在闽浙和淮海地区展现了强大的威严。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和英雄的不易识别,提及他们个人的经历,如陆尚书的落魄和朱中丞的家庭困境,但他们都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成功荡平了叛乱。他们在地方治理和军事行动中严格执行法律,面对复杂的政治形势,坚决打击邪恶势力。

诗中提到的"狼山丰碑"象征他们的功绩,而闽海头的"清夜鬼淅沥"则暗示他们的英名流传后世。诗人赞美他们的刚毅与深沉,尽管成就显著,但他们并未忘记初心,不计较个人功劳,而是将更多责任放在国家和人民身上。这种高尚品质使得他们在朝廷上受到敬仰,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避免陷入个人恩怨,保持对边疆事务的谨慎态度。

收录诗词(24)

何允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吴中先哲赠别受之孝廉七章(其七)三陈公佥事祚中丞察侍郎瓒

国论倚台谏,悠悠难具论。

昌言风已微,钩党日愈新。

柱下树荆棘,夕垣伏戈矜。

深宫沉白简,天语隔紫宸。

泾渭既无源,南北各有唇。

不复辨真赝,相与随笑颦。

埋轮吓腐鼠,借剑斩束薪。

邮传候迁拜,取次据要津。

职掌任汶汶,颊舌徒龂龂。

先朝好台省,姑苏有三陈。

祚昔五下吏,危言触宫邻。

察也代杨言,大呼愿致身。

瓒丁高徐衅,屡蹶气益震。

遗言多卓荦,抗志怀苦辛。

江河可回挽,刍荛贵咨询。

长谣达当路,无谓吴无人。

形式: 古风

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其一)

栖迟在野半星过,混迹时逢醉尉诃。

昼永闲门游迹少,夜阑警枕泪痕多。

谁人共汝闻鸡舞,少日怜余扣角歌。

料得横霄黄鹄翅,未须逃死入蜂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其二)

承平久不念苞萧,拥护神京仗度辽。

反复台端猫溷鼠,养成夷孽胫如腰。

天街岂畏旄头逼,阁道奚堪卷舌骄。

卅载沉沉仙仗隔,何年前席坐通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其三)

静看世变起徐徐,阁夜挑灯检《七书》。

新韵争传《梁父》似,老谋谁复绕朝如。

侵凌汉地吾生后,恢复唐边午梦余。

双手丝纶江海夜,不知身本是佃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