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香径

缯甲如荼护此台,玉颜憔悴锦帆来。

一蹊香草无蜂过,千里空葭有雁回。

响屧藓埋丹凤迹,缕衣花变粉蛾灰。

谁知子夜歌残日,树满西山似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华丽的丝绸铠甲守护着这座台,美貌的她乘船而来面容憔悴。
小径上芳香的草无人采蜜,千里芦苇中只有归雁飞回。
踏过苔藓的鞋声掩没了凤凰的足迹,衣物上的花朵已化作蛾灰。
谁能想到,在这深夜歌声消散之时,西山树木如同覆盖着绿色苔藓。

注释

缯甲:华丽的丝绸铠甲。
荼:形容颜色鲜艳。
玉颜:美丽的容颜。
锦帆:华丽的船只。
蹊:小路。
蜂过:蜜蜂经过。
空葭:空荡荡的芦苇。
响屧:踏过苔藓的脚步声。
丹凤:神话中的神鸟。
蛾灰:蛾子的灰烬,比喻衣物的残破。
子夜:深夜。
树满西山:西山被树木覆盖。
似绿苔:像覆盖着绿色苔藓。

鉴赏

这首宋诗《采香径》是周弼所作,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凄清的景象。首句“缯甲如荼护此台”,以鲜艳的丝绸甲胄比喻繁花似锦,守护着一处园林或宫殿,形象生动。次句“玉颜憔悴锦帆来”,暗示了主人公或美景的主人美丽不再,只能乘着华丽的船只来访,流露出一种落寞之情。

第三句“一蹊香草无蜂过”,进一步渲染了寂静,连蜜蜂都不愿停留,足见环境的冷清。第四句“千里空葭有雁回”,则通过大雁南归的画面,增添了时空的辽阔感和季节的转换,也暗含了离别与思念的情绪。

第五句“响屧藓埋丹凤迹”,写的是昔日繁华的痕迹被苔藓覆盖,暗示了往昔的荣华已成过往。最后一句“树满西山似绿苔”,以满山的绿苔比喻荒凉,收束全诗,留下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淡淡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采香径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具有深远的意境。

收录诗词(203)

周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花台

细藓柔莎琐旧堆,昔年曾见异僧回。

如何天上飞灵雨,不为人间洗劫灰。

江接潮头诸脉应,地连岗势一支来。

只今不假虚无事,别是春风歌舞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南楼怀古五首(其五)

夕阳光退杳难凭,欲问江鸥只怨憎。

得意举帆烧北岸,伤心流梅锁西陵。

雪消蜀货千樯下,风顺吴盐万斛增。

且趁一樽相暖热,自非乘醉莫来登。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南楼怀古五首(其四)

幸际清时息五兵,舌顽无处说纵横。

蚁封一梦难分别,蜗角千年强斗争。

丹壁邮亭新蜀道,白楼烽戍古邾城。

自知夜半徒兴舞,移远寒鸡不使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南楼怀古五首(其三)

茫茫迂曲度平川,何处孤村近水边。

烟护刘琮残壁垒,雨沉黄祖旧楼船。

寒沙细拥菰芦地,破陇斜耕苜蓿田。

见说去年秋潦后,更无茅屋起炊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