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晏城》,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现实场景,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
首句“彰君赐固服桓子”,以“桓子”代指古代的贤臣,通过“君赐固服”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君主对贤臣的赏赐与尊重,同时也暗含着对当代君王应效仿先贤之举的期待。
次句“执彼鞭犹慕史迁”,将“执鞭”与司马迁相联系,表达了对司马迁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精神的崇敬。这里不仅赞扬了司马迁的文学成就,更强调了其在历史记载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句“羸马敝车一时耳”,以“羸马敝车”比喻古代简陋的交通工具,暗示古代贤者虽身处艰苦环境,但他们的智慧与贡献却超越了时代,成为永恒的财富。
最后一句“晏城千古属斯贤”,点明主题,将“晏城”作为古代贤者的象征,强调这些贤者的智慧与品德将被后人铭记,影响千年。这句话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即古代贤者的智慧与品德超越时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者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文化延续的重视,以及对当代社会应尊崇知识、推崇贤德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