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钟谁不慕,意气满堂金。
必若枉此道,伤哉非素心。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出守桐庐道中十绝》系列中的第七首。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对世俗追求荣华富贵的普遍心态的反思,以及对于坚守本心的道德立场的强调。
"万钟谁不慕",这里的“万钟”指的是高官厚禄,这句话揭示了人们普遍对权势和财富的向往。然而,接下来的"意气满堂金",通过“意气”和“满堂金”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欲望膨胀、奢华炫耀的情景。
"必若枉此道",诗人指出如果一味追求这些世俗之物而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即“枉此道”,将会带来伤害。"伤哉非素心",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偏离初心、丧失真我行为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情世故与道德操守之间的冲突,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的纯真和原则。范仲淹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了他作为儒家学者的道德关怀和人文精神。
不详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有病甘长废,无机苦直言。
江山藏拙好,何敢望天阍。
飞泉落处满潭雷,一道苍然石壁开。
故老相传应可信,此山云出雨须来。
凿开奇胜翠微间,车骑笙歌暮未还。
彦国才如谢安石,他时即此是东山。
岭上英英向日开,帝乡情态自徘徊。
如何一施阳春雨,依旧无心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