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隐二首(其一)

咿哑复咿哑,隔墙闻水车。

车翻水汨汨,如在东邻家。

当轩理嘉树,傍槛移新花。

一浇润枯槁,再濯无尘沙。

济川恐无用,学圃良非差。

房山有南亩,海子馀西涯。

安得谢簪缨,悠悠送年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咿哑复咿哑,隔墙闻水车”以水车的声音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乡村氛围。水车声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穿越墙壁,直入人心,引人遐想。

接着,“车翻水汨汨,如在东邻家”一句,将读者的视线从听觉转向视觉,描绘了水车翻动时水珠四溅的情景,如同置身于邻居家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亲切感。

“当轩理嘉树,傍槛移新花”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站在窗前整理着茂盛的树木,又在栏杆旁移植着新的花朵,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细心照料。

“一浇润枯槁,再濯无尘沙”通过浇水的动作,不仅表现了对植物的呵护,也寓意着心灵的滋养与净化,去除内心的尘埃与疲惫。

“济川恐无用,学圃良非差”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在广阔的江河中寻求济世之术可能徒劳无功,而学习耕作农田却是更为实际且有益的选择,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房山有南亩,海子馀西涯”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房山脚下有着肥沃的田地,海子湖畔则是广阔的视野,为隐居生活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条件。

最后,“安得谢簪缨,悠悠送年华”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官场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让岁月在悠闲中流逝的心愿,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热爱,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拟古

青青涧畔松,绵绵谷中萝。

悠悠远道人,珊珊双玉珂。

道远有返毂,川逝无回波。

游鱼怀清渊,逸鸟思高柯。

昔慕萧与嬴,今作羲与和。

白驹不可驻,朱颜尤易磨。

皎皎合欢扇,文采鸳鸯罗。

随君愿终老,其奈秋风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入山杂言

杖藜入山中,悠然憺忘归。

白云霭前途,行行穿翠微。

林幽鸟声寂,地僻人迹稀。

惟时岁云暮,黄叶纷以飞。

石罅寒泉鸣,草根朝露晞。

抚景自怡悦,暂忘尘世机。

石壁挂我巾,松风吹我衣。

将期二三子,于焉歌采薇。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早行舟中有作

荒鸡一再号,东方渐生白。

众星尚骈罗,天宇黯以黑。

晨光正蒙昧,莫辨河山色。

舟行趁潮长,宁费牵挽力。

芦汀雁惊起,鸣声何呖呖。

轻飙拂涯树,凉露时一滴。

前村灯火明,茅屋疏林隔。

篷窗揽衣坐,悠然忘盥栉。

宵征自可怡,此景更奇特。

形式: 古风

登泰山绝顶

五岳镇坤维,其东雄泰岱。

岩岩一何高,屹立霄汉外。

神灵所攸钟,秩祀宜万代。

我来属深秋,登陟览胜槩。

云开旭日升,峰峦新染黛。

盘盘上涧谷,石磴豁复隘。

凉飙起虚谷,飒飒响灵籁。

两崖戢霜树,斓斑殊可爱。

五松非秦封,亦已类偃盖。

跻攀入天门,缥缈凌上界。

睇盼感废兴,喟然发长嘅。

七十二帝王,封禅遗迹在。

玉检时复出,厓□亦残坏。

兹山自今古,直与穹壤配。

绝顶气益清,衣袂浮沆瀣。

群山纷后从,历历同聚块。

中原小如瓯,沧海萦若带。

置身九重近,谁谓天下大。

吾言良匪誇,聊以志一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