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教落素混冰池,且看轻黄缀雪枝。
越使可因千里致,春风元自未曾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蜡梅为题材,通过对蜡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王立之赠送蜡梅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蜡梅独特品质的赞赏。
"未教落素混冰池",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蜡梅花未与冰雪混杂,保持着其洁白纯净的特性,暗示了蜡梅在寒冬中傲然独立的风姿。
"且看轻黄缀雪枝",诗人进一步描绘蜡梅花朵点缀在雪白的枝头,色彩对比鲜明,轻盈而娇嫩,犹如雪花般清新脱俗。
"越使可因千里致",这里的“越使”可能指的是蜡梅的香气,诗人说蜡梅的香气能穿越千里而来,表达了蜡梅的芬芳远播,也暗含了友人的情谊跨越距离。
"春风元自未曾知",最后一句寓意深远,蜡梅在冬季开放,春风尚未察觉,象征着蜡梅的坚韧和早春的预告,同时也寓言了友人王立之的惊喜之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蜡梅的形象,赞美了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借蜡梅的品质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山犹故险水犹奔,无复前年溅泪痕。
自是人心随境别,橹声帆色尽君恩。
山外圆天一镜开,山头云起似浮埃。
松吟竹舞水纹乱,坐见溪南风雨来。
竹枝草履步苍苔,山上孤亭四牖开。
烟雨濛濛溪又急,小篷时转碧滩来。
蒲萄新条易扶疏,椿花锁碎满庭除。
旱乾只喜雨破土,潦润不忧河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