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乔舜臣韵(其二)

几年鬓发已垂星,岂是长生药不灵。

席上精神欢伯力,尘中面目偶人形。

来归徒讶荒陶径,学退还思过鲤庭。

郑重世情相爱甚,一杯酒劝望延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名为《和乔舜臣韵(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长寿与精神寄托的追求。

首联“几年鬓发已垂星,岂是长生药不灵。”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岁月的无情,鬓发如星般稀疏,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提出了对长生不老药的疑问,流露出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颔联“席上精神欢伯力,尘中面目偶人形。”运用了“欢伯”这一典故,指酒能使人欢乐,这里借以表达在宴席上的欢愉与暂时忘却烦恼的心情。同时,“尘中面目偶人形”则反映了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扮演各种角色,体现了生活的无奈与复杂。

颈联“来归徒讶荒陶径,学退还思过鲤庭。”前句“来归徒讶荒陶径”可能是指回归自然或内心世界的尝试,但发现道路荒芜,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后句“学退还思过鲤庭”则可能暗含了对学习或道德修养的反思,思考是否真正达到了内心的期望或标准。

尾联“郑重世情相爱甚,一杯酒劝望延龄。”总结了诗人的态度,面对世间的种种情感与关系,他以一种郑重的态度去珍惜与爱。最后,通过一杯酒的意象,表达了对长寿与健康生活的向往,寄寓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郎子云酒熟同李茂卿史正之豪取不许

爱钱措大眼孔小,病酒先生舌本乾。

债是寻常谁不有,囊嫌羞涩且留看。

三人未必一人损,豪气难忘习气酸。

毦氉相逢欲空去,从来如此四并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赴阳城用前韵别茂卿子云正之

谁使腰间印欲悬,不知面上唾才乾。

先生敢以督邮去,坐客莫将官长看。

祖席又成携手别,离杯何苦上眉酸。

且休凋落高阳社,来往双凫也不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代乐仲和张温甫处督米

未必书生气尽寒,食常不足为居闲。

清于孺子沧浪水,瘦似诗人饭颗山。

欲向田文弹铗去,恐因丘嫂颉羹还。

闻君自有江湖量,肯为枯鱼少破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清明席上同史正之姚君宝子昂

浮云雨后自纵横,不待风收放晓晴。

百计花期成谩与,一年春色过清明。

谁家钻燧罢藏火,何处吹箫犹卖饧。

回首故园魂欲断,鸟飞只是片时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