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庚子诗鉴(其三)》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郭则沄所作。通过“覆篑无功海水深”这一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努力与成果之间的巨大反差,暗示了个人力量在面对浩瀚的自然或社会问题时的微不足道。接着,“年时危谤苦侵寻”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批评和质疑时的艰难处境,体现了他在创作或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与挑战。
“蚕庄残劫天难问”这一句,可能借用了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元素,暗喻了某种不可预知的灾难或变故,强调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可控性。最后,“末路终虚赎命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和追求意义的深刻反思,似乎在探讨在生命的尽头,那些曾经为之奋斗的努力是否真的有价值,或是最终都化为了泡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的表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努力与成就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在面对外界压力和不确定性时的内心挣扎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