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和梓漕陈帨诚伯弭节堂》。诗中描绘了皇武平定边疆,安抚民众的情景,以及在平定之后,国家疆域拓展,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景象。
首句“妖氛凭绝塞,皇武慰群情”,开篇即点明了皇武之威,平定了边境的妖氛,安抚了百姓的情绪。接着“并命儒臣起,同谋将略明”两句,描述了朝廷同时启用文臣武将,共同商讨策略,显示了治理国家的全面性和深度。
“前锋歼丑虏,降仗委高旌”描绘了军队的英勇战斗,前锋部队消灭了敌人,俘虏投降,旗帜高扬。接下来“拓境新图展,收功寸草横”则展现了疆域的扩大,国家的功绩如同寸草般铺满大地。
“投戈宜偃息,奠枕觉澄清”表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士兵放下武器,百姓得以安宁。接着“广榭宏经构,群公共落成”描述了文化设施的建设,众人共同参与,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唱酬风月冷,谈议鬼神惊”形容了文人雅士的聚会,他们的吟唱和讨论让月夜显得更加清冷,甚至让鬼神都为之震惊。最后“锦绣移将合,琅玕种即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锦绣之物将汇聚一堂,翠竹也将生长。
“南方天外阔,北斗坐间倾”描绘了广阔的南方天地,北斗星在座间倾斜,象征着国家的广阔和深远。最后“且享忧勤乐,除书恐再更”表达了对当前和平生活的珍惜,担心未来可能再次出现忧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皇武平定边疆、国家疆域拓展、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景象,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