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

疑似不可涉,李下与瓜田。

母言出妇口,虽当未为贤。

周公功信伟,二叔反流言。

实沈与阏伯,日起寻戈鋋。

骨肉尚不免,何望他人怜。

夜玉至无因,匹夫按剑前。

鸱鸺据腐鼠,仰视嚇鹓鸾。

苟非明君子,安能弭祸端。

感彼采苓章,勖哉其舍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由明代诗人王廷陈创作,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人性、权力、忠诚与背叛、公正与偏见等复杂主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疑似不可涉,李下与瓜田”,以“李下瓜田”这一成语典故,暗示了身处复杂人际关系中的谨慎与警惕,提醒人们在道德与名誉上要保持清白,避免嫌疑。

“母言出妇口,虽当未为贤”,通过母亲的话语,探讨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强调了言语的重要性,即使出于好意,也要审慎表达,以免造成误解或伤害。

“周公功信伟,二叔反流言”,借历史上的周公与管叔的故事,批判了权力与忠诚之间的矛盾,指出即便功勋卓著,也可能受到不公正的诋毁,强调了公正评价的重要性。

“实沈与阏伯,日起寻戈鋋”,引用古代神话中兄弟相争的故事,象征人与人之间因误解或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敌对关系,强调了理解和宽容的重要性。

“骨肉尚不免,何望他人怜”,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性的探讨,指出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可能产生误会和冲突,更不用说外人的理解与同情。

“夜玉至无因,匹夫按剑前”,通过“夜玉”这一隐喻,表达了对正义与和平的渴望,即使面对潜在的威胁,也应保持冷静与理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鸱鸺据腐鼠,仰视吓鹓鸾”,以鸟类的比喻,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以小欺大的行为,强调了高尚品质的价值。

“苟非明君子,安能弭祸端”,最后点明了只有明智且正直的人才能化解纷争,维护和谐,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638)

王廷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一)

处世怅悠悠,结交诚草草。

舳舻济重渊,玑衡测穹昊。

人心怀崄巇,对面施倾倒。

庄惠亦有疑,张陈终莫保。

托身恨已晚,知人苦不早。

挥袂去人群,采芝历云岛。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七)

愚公亦非昧,智叟未为得。

献疑亲反嗔,赞诡疏为德。

大人计亿代,俗士愁日昃。

通蔽鲜一致,损益非易测。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八)

忽忽行欲暮,遑遑复何之。

征马立踟蹰,远道安可期。

霜霰被原野,北风吹我衣。

孤鸿飞且号,虎兕夹林啼。

崎岖不获骋,徒旅长叹咨。

回车亦已晚,失路良可嗤。

嗟哉客游子,念此早旋归。

形式: 古风

咏怀三十四首(其三十)

蜉蝣不知夕,楚楚矜衣裳。

人生若尘雾,睹兹立傍徨。

世事沓而至,心力苦不遑。

运往怅莫追,忧来叹无方。

智巧虽百出,得失亦相当。

少壮与时逝,精神自彫丧。

逼此悔恨生,税驾名利场。

按牒访芝草,天路期翱翔。

列仙非我俦,瑶水邈无航。

俱置勿多畏,恬澹安其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