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曲

凭栏日日望归驺,书来又报潇湘游。

卷书默坐泪自雨,弹向花上花替愁。

想郎快意扬州鹤,风光何地非行乐。

妾肠寸断郎岂知,独步苔阶空听鹊。

风滤碧纱夜窗深,弄针灯下无心情。

蜀罗一段茸五色,看定鸳鸯绣不成。

妾貌留春春要去,妆镜孤鸾无力舞。

辘轳咿哑残梦惊,晓嘶似是郎马声。

卷帘无人帘再下,遣童水东占打瓦。

形式: 古风

翻译

每天倚着栏杆期盼郎归,书信传来又告知他湘江游玩的消息。
翻开书卷默默坐着,泪水如雨滴落,弹奏的琴音仿佛连花也为我哀愁。
想象郎君在扬州快乐如鹤,哪里的风景不是他的游乐场。
我的愁肠寸断,郎君你怎会知晓,独自走在青苔台阶,只听见喜鹊的叫声。
夜晚清风吹过绿色纱窗,我在昏暗的灯光下无心刺绣,因为心中满是思念。
蜀地的五彩罗衣,我看着鸳鸯图案无法完成,因为我的心已被牵绊。
春天虽美,但留不住我的青春容颜,镜中的孤鸾无力起舞,只剩凄凉。
辘轳的转动声惊醒了残梦,清晨的马嘶声似乎是你归来。
放下窗帘却无人回应,只好派童子去水东打瓦,希望能借此传递信息。

注释

凭栏:倚靠栏杆。
归驺:归来的车马。
书来:书信到来。
潇湘游:湘江游玩。
卷书:翻开书卷。
泪自雨:泪水如雨。
郎快意:郎君快乐。
扬州鹤:比喻郎君的逍遥。
妾肠寸断:我内心痛苦。
独步:独自行走。
风滤碧纱:清风吹过绿色纱窗。
弄针:刺绣。
蜀罗:蜀地的丝织品。
茸五色:五彩斑斓。
妆镜:镜子。
孤鸾:孤独的鸾鸟。
辘轳:井边的摇辘轳。
晓嘶:清晨的马嘶声。
遣童:派遣童子。
打瓦:打瓦游戏,古代传递消息的方式。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断肠曲》描绘了一位女子每日倚栏期盼远方游子归来的深情画面。首句“凭栏日日望归驺”,写出女子对归期的殷切期待,而“书来又报潇湘游”则暗示了丈夫远在异地,让她更加思念。

“卷书默坐泪自雨,弹向花上花替愁”通过动作和自然景象表达情感,女子默默翻阅书信,泪水如雨,连花也为她的愁苦而感到哀伤。接下来,诗人以“想郎快意扬州鹤”想象丈夫在扬州的逍遥,但女子却独自承受着相思之苦。

“妾肠寸断郎岂知,独步苔阶空听鹊”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孤独,她的心碎无人理解,只能在寂静的夜晚倾听喜鹊的叫声,寄托对远方的思念。

后半部分,“风滤碧纱夜窗深,弄针灯下无心情”写女子在深夜里无心刺绣,环境的凄清与内心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蜀罗一段茸五色,看定鸳鸯绣不成”暗示了她无法完成鸳鸯图案,象征着她与丈夫的分离。

最后两句,“妾貌留春春不去,妆镜孤鸾无力舞”表达了女子青春易逝,而与爱人分离的无奈。夜晚的梦中,她被辘轳声惊醒,仿佛听见了丈夫的马蹄声,这虚幻的希望又转瞬即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陷相思之苦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闺怨主题,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晴与何户登水亭简张丞

溪流两岸秋,日落千山暮。

一亭压其间,登览洗万虑。

胸襟富丘壑,方领此幽趣。

掷饵来潜鳞,围棋惊过鹭。

酒壶展逸兴,渔唱续远浦。

安得哦松来,撚髭同觅句。

形式: 古风

清明日同傅元瞻阎才元周济美曾原伯宇文子友宇文子英汪冲之王谦仲集樱朱园分韵得食字二十韵

宦情随推移,世事分限域。

帝城冠盖会,千里或咫尺。

赏僚尽英贤,了事即馀日。

念我契阔情,招邀见怀忆。

春事日光辉,湖山好颜色。

徐行失前骑,可望不可即。

徜徉大堤上,徙倚长桥侧。

游龙䀭生花,意极反寥阒。

山房启烟扉,僧话寄禅寂。

同来妙人物,高论倾历历。

朋簪忽逢会,并辔随休适。

将军万金园,花竹照燕席。

高情发清旷,绝巘疲危陟。

俯视天壤间,锦绣蒙山泽。

太平岂无象,黔首何知德。

须臾碧云暮,过羽杯行疾。

投林暝鸦还,隔浦灯火湿。

呼车各零乱,红烛明青壁。

良辰尚多欢,整整三分一。

后会傥相从,前言未应食。

形式: 古风

渔父四时曲.冬

六花坼冻云模糊,钓钩空掷寒无鱼。

系舟枯柳归茅舍,拨火煨薪拥地炉。

赊邻一榼醅酦玉,老稚分沾春回谷。

重来解维放夜筒,横风打向别港宿。

溪馆对雪歌妓围,釜出驼峰酒羔儿。

笑指渔父何憔悴,渔父掉头但称醉。

形式: 古风

渔父四时曲.春

霁江浮春新水肥,粼粼鸭绿东风微。

波心上下舴艋滑,钓车香饵卷落晖。

纤鳞噞喁锦穿柳,半留卖钱半换酒。

烂醉茅檐红杏家,折花簪发把两手。

沙岸寻芳青骢嘶,弹丝吹竹挟蛾眉。

笑指渔父何寂寞,渔父掉头我自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