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头红结魫,土面白生硝。

形式: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生动的意象:鱼头呈现出红色,可能是鱼肉煮熟后的自然色泽,也可能象征着热烈或喜庆;“魫”字则指鱼刺,暗示这可能是一顿餐桌上的景象。接着,诗人提到“土面白生硝”,硝石在古代常用于制作火药,这里可能暗示土地中蕴含的某种矿质,或者是战争或劳作的痕迹,给人一种朴素而带有历史感的画面。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一角,既有烟火气,又寓含深意。

收录诗词(3)

林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横山祷雨

寸心忧国愿年丰,晓挈枫香入翠峰。

幸有一坛瞻斗象,岂无尺水起渊龙。

松风不住雨声碎,岚雾常随云气浓。

愿觅天瓢一滴水,三符需梦慰三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泛剡

水阔无风似有风,芦花摇落橹声中。

鸥无一点惊猜意,认作当时载雪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交代秘丞归阙

分携何必恨依依,三载无私得意归。

烟雨乍随孤棹去,鸳鸿重入九霄飞。

旧题诗句刻文石,新创儒宫在翠微。

后夜月明回首处,汀风萧飒动行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太岳院壁

我来劝农值春雨,傍人笑我身蓝缕。

我身蓝缕分当然,唯有担夫愁艰阻。

汝担夫,听我语,桑麻谷粟生于土。

若非雨泽滋发生,粒食片衣谁付与。

岂不见田间耕耨人,泥涂深没股。

晓露湿云鬟,歌笑采桑女。

他时蚕麦倍丰成,罗列瓮盎鸣机杼。

一旦雨泞不为劳,当念耕农蚕妇终岁服勤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