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于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二首(其一)

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攲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

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孤灯映照着长长的黑夜,我拿起花朵却不敢去看。
斑白的头发斜插着簪子,羞于佩戴彩色的头饰,只煮了黄耆粥来庆祝春天的到来。
东方的太阳开始升起,田野上的人们忙着牵牛准备耕作,像一团团忙碌的队伍。
我这个人向来兴趣浓厚,但角落里的我无人分享这满堂的欢乐。

注释

孤灯:独自一盏灯。
漫漫:漫长。
拈:拿起。
花枝:花朵。
不忍看:不忍心看。
白发:白发苍苍。
攲簪:头发斜插簪子。
羞:感到羞愧。
彩胜:彩色的头饰。
黄耆:一种药材,也指黄豆芽。
粥:稀饭。
荐:献上。
东方:东方天空。
烹狗:比喻日出时的景象。
阳初动:太阳刚刚升起。
南陌:南方的田间小路。
争牛:争先恐后地牵牛。
卧作团:聚集在一起。
老子:自谦之词,我。
兴不浅:兴趣浓厚。
向隅:角落。
满堂欢:满屋的欢乐。

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之作。在这里,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将个人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相融合,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首句“孤灯照影夜漫漫”以一个宁静而孤独的夜晚场景开篇,诗人通过“孤灯照影”,营造出一种安静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紧接着,“拈得花枝不忍看”则透露出诗人的敏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诗人内心深处似乎还带着一丝冬日的哀愁。

接下来的“白发攲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年华流逝和春天到来的鲜明对照。诗人用“白发攲簪”暗示自己年纪已高,而“羞彩胜”则是对青春不再的隐喻;“黄耆煮粥荐春盘”则是春日里的一种温馨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这两句,则转向描写春天农事的繁忙场景。诗人通过“东方烹狗阳初动”和“南陌争牛卧作团”,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日画面。

最后,“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两句,则是诗人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表达。诗人自称“老子”,透露出一种淡定而又有些许自嘲的情绪;“向隅谁有满堂欢”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他人的聚会和欢乐场面的羡慕与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意。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于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二首(其二)

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

此日使君不强喜,早春风物为谁妍。

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

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答李邦直

美人如春风,著物物未知。

羁愁似冰雪,见子先流澌。

子从徐方来,吏民举熙熙。

扶病出见之,惊我一何衰。

知我久慵倦,起我以新诗。

诗词如醇酒,盎然熏四支。

径饮不觉醉,欲和先昏疲。

西斋有蛮帐,风雨夜纷披。

放怀语不择,抚掌笑脱颐。

别来今几何,春物已含姿。

柳色日夜暗,子来竟何时。

徐方虽云乐,东山禁游嬉。

又无狂太守,何以解忧思。

闻子有贤妇,华堂咏《螽斯》。

曷不倒囊橐,卖剑买蛾眉。

不用教丝竹,唱我新歌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一)湖桥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

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横湖

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

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