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其一)

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

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春寒燕子归来早。

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

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渔家傲(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词融合了豪放与婉约,既有浓郁的情感抒发,也不乏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谁转琵琶弹侧调”一句,以琵琶为引,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侧调往往指的是悲凉或是低沉的旋律,这里通过琴声传达了词人内心的不平与哀愁。

“征尘万里伤怀抱”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战事的忧虑,以及对家国的深切思念。征尘指的是战争带来的尘土与不安,万里则是对空间距离的形象描绘。伤怀抱则是在表达这种思念之情已经渗透到骨髓。

“客散黄昏庭院悄”描绘了黄昏时分,宾客散去后的寂静场景。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词人内心孤独与淡漠的情感表露。

“灯相照”则是在这种寂静中,点亮的灯光给予的温暖和安慰。然而这种温暖是短暂且有限的,只能在夜晚给予一点微弱的光明。

“春寒燕子归来早”借燕子的归来暗示了时序更迭与生命的脆弱。春寒二字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发之际却仍带有冷清气息的情景,燕子归巢则是在提醒人间万象皆是过眼云烟。

“可惜韶光虚过了”这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韶光指的是美好的时光,可惜之情溢于言表,虚过则是在强调时间流逝的无常与迅速。

“多情人已非年少”此处的多情人是词人自喻,也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有深刻感受的人。已非年少,则是在叹息岁月匆匆,青春易逝。

“只恐莺啼春又老”莺啼指的是鸟儿鸣叫,这里是借物言志,用以表达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担忧。春天即将过去,而生命也随之老去,这种恐惧感与无奈充满了全诗。

“知音少”这句则是在哀叹世间能理解自己情感的人太少,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

“人间何处寻芳草”最后一句,是在问这个世界上哪里还能找到那已逝去的美好时光。芳草既可以指代美好的记忆,也可理解为追求理想与纯净的情感。在这里,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寻找本身就是一种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词人复杂多变的心境,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生命脆弱以及人间难寻知音等深刻主题的思考。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其三)

畏暑闲寻湖上径。雨丝断送凉成阵。

风里芙蓉斜不整。沈红影。约回萍叶波心静。

催唤吴姬迎小艇。妆花烛焰明相映。

饮到夜阑人却醒。风雨定。欲归更把阑干凭。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二)石夷仲一姬去,念之,止小妓燕燕

鉴水稽山尘不染。归来贺老身强健。

有客跨鲸游汗漫。留羽扇。玉船取酒青鸾劝。

莫恨飞花容易散。仙家风味何曾减。

春色一壶丹九转。堪为伴。雕梁幸有轻盈燕。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眼儿媚(其二)

叠翠阑红斗纤浓。云雨绮为栊。

只忧谢了,偏须著意,障雨遮风。

瑞云香雾虽难觅,蓦地有时逢。

不妨守定,从他人笑,老入花丛。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眼儿媚(其一)席上瑞香

青锦成帏瑞香浓。雅称小帘栊。

主人好事,金杯留客,共倚春风。

不知因甚来尘世,香似旧曾逢。

江梅退步,幽兰偷眼,回避芳丛。

形式: 词牌: 眼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