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疏影·题陈同叔绿梅花下填词图》,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夏孙桐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绿梅下品酒吟诗的画面,通过对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的感慨,表达了对陈同叔词才的赞赏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垂垂冻碧"四字,形象地刻画了绿梅在寒冷季节中依然挺立的坚韧姿态。"翠尊酒冷,香堕吟席",则描绘了冬日里品酒赋诗的雅趣,酒虽冷,但梅花的香气仍在飘散,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
"石火光阴,花谢花开",运用比喻,暗示时间如石火般短暂,花开花落,人生无常。"何郎自恋江国",借何晏之典,赞美陈同叔的才情如同江国之美,令人沉醉。"看花白发人还在",感叹岁月无情,诗人已老,但仍怀念往昔与友人共赏花事的美好时光。
"坛坫今推祭酒",将陈同叔比作学问界的领袖,他的词才被推崇。"梦痕认画里,襟调清逸",赞美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如同画中的梦境。"月淡黄昏,鹤瘦苔枯",进一步渲染了清寂的环境,诗人与陈同叔的心境都倾向于幽静和孤独。
"空山福分原非易,恨却污、春明尘色",表达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希望能远离世俗的喧嚣,享受宁静的山林生活。最后,诗人期待着春天的到来,绿梅再次开放,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待那时、翠翼啁啾,更卜岁寒消息",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是对陈同叔才情的赞美,也是诗人自我心境的流露,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对于传统文化和高洁品格的坚守。